小雅二。雅者、正也。正樂之歌也。其篇本有大小之殊、而先儒說、又各有正變之別。以今考之、正小雅、燕饗之樂也。正大雅、會朝之樂、受釐陳戒之辭也。故或歡欣和說、以盡群下之情、或恭敬齊莊、以發先王之德。詞氣不同、音節亦異、多周公制作時所定也。及其變也、則事未必同、而各以其聲附之。其次序時世、則有不可考者矣。
鹿鳴之什二之一。雅頌無諸國別。故以十篇爲一卷、而謂之什。猶軍法以十人爲什也。
呦呦〈音幽〉鹿鳴〈叶音芒〉、食野之苹〈叶音旁〉。我有嘉賓、鼓瑟吹笙〈叶師莊反〉。吹笙鼓簧〈音黃〉、承筐是將。人之好〈去聲〉我、示我周行〈叶音杭〉。○興也。呦呦、聲之和也。苹、藾蕭也。青色、白莖如筋。我主人也。賓所燕之客、或本國之臣、或諸侯之使也。瑟笙、燕禮所用之樂也。簧、笙中之簧也。承、奉也。筐、所以盛幣帛者也。將、行也。奉筐而行幣帛。飮則以酬賓送酒。食則以侑賓勸飽也。周行、大道也。古者於旅也語。故欲於此聞其言也。○此燕饗賓客之詩也。蓋君臣之分、以嚴爲主、朝廷之禮、以敬爲主。然一於嚴敬、則情或不通、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。故先王因其飮食聚會、而制爲燕饗之禮、以通上下之情、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、而言其禮意之厚如此。庶乎人之好我、而示我以大道也。記曰、私惠不歸德、君子不自留焉。蓋其所望於羣臣嘉賓者、唯在於示我以大道、則必不以私惠爲德而自留矣。嗚呼此其所以和樂而不淫也與。
○呦呦鹿鳴、食野之蒿。我有嘉賓、德音孔昭〈叶側豪反〉。視民不恌〈他彫反。叶音佻〉、君子是則是傚〈叶胡高反〉。我有旨酒、嘉賓式燕以敖〈音翺〉。○興也。蒿、菣也。卽青蒿也。孔、甚。昭、明也。視、與示同。恌、偸薄也。敖、游也。○言嘉賓之德音甚明、足以示民使不偸薄。而君子所當則傚、則亦不待言語之閒、而其所以示我者深矣。○呦呦鹿鳴、食野之芩〈音琴〉。我有嘉賓、鼓瑟鼓琴。鼓瑟鼓琴、和樂〈音洛〉且湛〈音耽。叶持林反〉。我有旨酒、以燕樂嘉賓之心。興也。芩、草名。莖如釵股、葉如竹蔓生。湛、樂之久也。燕、安也。○言安樂其心、則非止養其體娯其外而已。蓋所以致其殷勤之厚、而欲其敎示之無已也。
鹿鳴三章章八句。按序以此爲燕羣臣嘉賓之詩。而燕禮亦云、工歌鹿鳴·四牡·皇皇者華。卽謂此也。郷飮酒用樂亦然。而學記言、大學始敎宵雅肄三。亦謂此三詩。然則又爲上下通用之樂矣。豈本爲燕羣臣嘉賓而作、其後乃推而用之郷人也與。然於朝曰君臣焉、於燕曰賓主焉、先王以禮使臣之厚、於此見矣。○范氏曰、食之以禮、樂之以樂、將之以實、求之以誠。此所以得其心也。賢者豈以飮食幣帛爲悅哉。夫婚姻不備、則貞女不行也。禮樂不備、則賢者不處也。賢者不處、則豈得樂而盡其心乎。
四牡騑騑〈音非〉、周道倭〈音威〉遲、豈不懷歸。王事靡盬〈音古〉、我心傷悲。賦也。騑騑、行不止之貌。周道、大路也。倭遲、回遠之貌。盬、不堅固也。○此勞使臣之詩也。夫君之使臣、臣之事君、禮也。故爲臣者、奔走於王事、特以盡其職分之所當爲而已。何敢自以爲勞哉。然君之心、則不敢以是而自安也。故燕饗之際、叙其情而閔其勞。言駕此四牡、而出使於外、其道路之回遠如此。當是時豈不思歸乎。特以王事不可以不堅固、不敢狥私以廢公。是以内顧而傷悲也。臣勞於事而不自言。君探其情而代之言。上下之閒、可謂、各盡其道矣。傳曰、思歸者、私恩也。靡盬者、公義也。傷悲者、情思也。無私恩、非孝子也。無公義、非忠臣也。君子不以私害公、不以家事辭王事。范氏曰、臣之事上也、必先公而後私。君之勞臣也、必先恩而後義。
○四牡騑騑、嘽嘽〈音灘〉駱〈音洛〉馬〈叶滿補反〉、豈不懷歸。王事靡盬、不遑啓處。賦也。嘽嘽、衆盛之貌。白馬黑鬣曰駱。遑、暇。啓、跪。處、居也。
○翩翩〈音篇〉者鵻〈音隹〉、載飛載下〈叶後五反〉、集于苞栩〈音許〉。王事靡盬、不遑將父。興也。翩翩、飛貌。鵻、夫不也。今鵓鳩也。凡鳥之短尾者、皆鵻屬。將、養也。○翩翩者鵻、猶或飛或下、而集於所安之處。今使人乃勞苦於外、而不遑養其父。此君人者、所以不能自安、而深以爲憂也。范氏曰、忠臣孝子之行役、未嘗不念其親。君之使臣、豈待其勞苦而自傷哉。亦憂其憂如己而已矣。此聖人所以感人心也。
○翩翩者鵻、載飛載止、集于苞杞〈音起〉。王事靡盬、不遑將母〈叶滿彼反〉。○興也。杞、枸檵也。
○駕彼四駱、載驟駸駸〈音侵〉、豈不懷歸。是用作歌、將母來諗〈音審。叶深〉。○賦也。駸駸、驟貌。諗、告也。以其不獲養父母之情、而來告於君也。非使人作是歌也。設言其情以勞之耳。獨言將母者、因上章之文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