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將一章十句。程子曰、萬物本於天、人本乎祖。故冬至祭天、而以祖配之。以冬至氣之始也。萬物成形於帝、而人成形於父。故季秋享帝、而以父配之。以季秋成物之時也。陳氏曰、古者祭天於圜丘、掃地而行事。器用陶匏、牲用犢、其禮極簡。聖人之意、以爲未足以盡其意之委曲。故於季秋之月、有大享之禮焉。天、卽帝也。郊而曰天、所以尊之也。故以后稷配焉。后稷遠矣。配稷於郊、亦以尊稷也。明堂而曰帝、所以親之也。以文王配焉。文王親也。配文王於明堂、亦以親文王也。尊尊而親親。周道備矣。然則郊者古禮、而明堂者周制也。周公以義起之也。東萊呂氏曰、於天維庶其饗之、不敢加一詞焉。於文王則言儀式其典、日靖四方。天不待贊。法文王、所以法天也。卒章惟言畏天之威、而不及文王者、統於尊也。畏天、所以畏文王也。天與文王一也。
時邁其邦。昊天其子之。賦也。邁、行也。邦、諸侯之國也。周制十有二年、王巡守殷國、柴望祭告、諸侯畢朝。○此巡守、而朝會祭告之樂歌也。言我之以時巡行諸侯也。天其子我乎哉。蓋不敢必也。
△實右序有周。薄言震之、莫不震疊。懷柔百神、及河喬嶽。允王維后。右、尊。序、次。震、動。疊、懼。懷、來。柔、安。允、信也。○旣而曰、天實右序有周矣。是以使我薄言震之。而四方諸侯、莫不震懼。又能懷柔百神、以至于河之深廣、嶽之崇高、而莫不感格、則是信乎周王之爲天下君矣。
△明昭有周、式序在位。載戢干戈、載櫜〈音高〉弓矢、我求懿德、肆于時夏。允王保之。戢、聚。櫜、韜。肆、陳也。夏、中國也。○又言明昭乎我周也。旣以慶讓黜陟之典、式序在位之諸侯。又收歛其干戈弓矢、而益求懿美之德、以布陳于中國、則信乎王之能保天命也。或曰、此詩卽所謂肆夏。以其有肆于時夏之語、而命之也。
時邁一章十五句。春秋傳曰、昔武王克商作頌曰、載戢干戈。而外傳又以爲、周文公之頌。則此詩乃武王之世、周公所作也。外傳又曰、金奏肆夏·樊·遏·梁。天子以饗元侯也。韋昭注云、肆夏、一名樊、韶夏、一名遏、納夏、一名梁。卽周禮九夏之三也。呂叔玉云、肆夏、時邁也。樊遏、執競也。梁、思文也。
執競武王、無競維烈。不顯成康、上帝是皇。賦也。此祭武王·成王·康王之詩。競、强也。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、故其功烈之盛、天下莫得而競。豈不顯哉、成王·康王之德、又上帝之所君也。
△自彼成康、奄有四方、斤〈去聲〉斤其明〈叶謨郎反〉。○斤斤、明之察也。言成康之德明著如此也。
△鐘鼓喤〈音橫〉喤、磬筦〈音管〉將將〈音槍〉、降福穰穰〈音攘〉。○喤喤、和也。將將、集也。穰穰、多也。言今作樂以祭而受福也。
△降福簡簡、威儀反反、旣醉旣飽、福祿來反。簡簡、大也。反反、謹重也。反、覆也。言受福之多、而愈益謹重。是以旣醉旣飽、而福祿之來、反覆而不厭也。
執競一章十四句。此昭王以後之詩。國語說見前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