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献皇帝讳协,灵帝中子也。《谥法》曰:“聪明睿智曰献。”协之字曰合。《张璠记》曰:“灵帝以帝似己,故名曰协。”《帝王纪》曰:“协字伯和。”母王美人,为何皇后所害。中平六年四月,少帝即位,封帝为勃海王,徙封陈留王。
九月甲戌,即皇帝位,年九岁。迁皇太后于永安宫。董卓迁也。《洛阳宫殿名》曰:“永安宫周回六百九十八丈,故基在洛阳故城中。”大赦天下。改昭宁为永汉。丙子,董卓杀皇太后何氏。
初令侍中、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。续汉志曰:“侍中,比二千石,无员。”《汉官仪》曰:“侍中,左蝉右貂,本秦丞相史,往来殿内,故谓之侍中。分掌乘舆服物,下至亵器虎子之属。武帝时,孔安国为侍中,以其儒者,特听掌御唾壶,朝廷荣之。至东京时,属少府,亦无员。驾出,则一人负传国玺,操斩蛇剑,参乘。与中官俱止禁中。”又曰:“给事黄门侍郎,六百石,无员。掌侍从左右,给事中使,关通中外。”应劭曰:“黄门侍郎,每日暮向青琐门拜,谓之夕郎。”《舆服志》曰:“禁门曰黄闼,以中人主之,故号曰黄门令。”然则黄门郎给事黄闼之内,故曰黄门郎。本既无员,于此各置六人也。《献帝起居注》曰:“自诛黄门后,侍中、侍郎出入禁中,机事颇露,由是王允乃奏侍中、黄门不得出入。不通宾客,自此始也。”赐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家一人为郎,以补宦官所领诸署,侍于殿上。灵帝熹平四年,改平准为中准,使宦者为令。自是诸内署令、丞悉以阉人为之,故今并令士人代领之。
乙酉,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。董卓自为太尉,加鈇钺、虎贲。礼记曰:“诸侯赐鈇钺然后专杀。”《说文》曰:“鈇,莝刃也。”《苍颉篇》曰:“鈇,斧也。”加鈇钺者,得专杀也。丙戌,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。甲午,豫州牧黄琬为司徒。
遣使吊祠故太傅陈蕃、大将军窦武等。冬十月乙巳,葬灵思皇后。
白波贼寇河东,《薛莹书》曰:“黄巾郭泰等起于西河白波谷,时谓之白波贼。”董卓遣其将牛辅击之。
十一月癸酉,董卓自为相国。十二月戊戌,司徒黄琬为太尉,司空杨彪为司徒,光禄勋荀爽为司空。
省扶风都尉,置汉安都护。扶风都尉,比二千石,武帝元鼎四年置,中兴不改,至此以羌扰三辅,故省之。置都护,令总统西方。
诏除光熹、昭宁、永汉三号,还复中平六年。
初平元年春正月,山东州郡起兵以讨董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