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宁留安南俟命。逾年,同唐臣、廉、谅俱归。道卒,诏有司还其柩,所过郡邑祭之。
按《诗》之《四牡》、《皇华》,皆为使臣而作者也。《四牡》曰“我心伤悲”,曰“不遑启处”者,述其行役之苦,慰之以情也。《皇华》曰“每怀靡”,及曰“周爰谘询及”,者,勉其恪职之常,规之以正也。慰之以情则作爱,规之以正则作敬。古之使臣所以必不辱命者,良有感耳。我圣祖赐以宁诗,如《涉江》诸篇,非《四牡》慰劳之仁乎!如《慎言》诸篇,非《皇华》规敕之义乎!且序复谦谓“朕本非儒,文之不深”,而皇言浑涵,声出为律。谒乎如父子相恤,侃乎如师友相励。使臣有不勃兴其爱敬之心而完璧以归者,必非人也!且以宁为元名进士,以文学擅于时(人呼为小张学士)清洁自守,所居萧然。其奉使也,袱被而往。临终有诗云:“覆身惟有黔娄被,垂橐都无陆贾金。”则其不辱可知。此又非我使臣矜式也哉。
日坚嗣立,恪修职贡。上遣礼部员外郎吴伯宗往报之。
伯宗名,金溪人,以字行。十岁,通举子业。先达见其文,叹曰:“此儿玉光剑气,终不可掩。”洪武庚戍,乡试解元。辛亥,及廷对,中状元。有《使交集》。
日坚复为其伯父叔明所篡。叔明遣使入贡,礼部主事曾鲁览副表曰:“前王为陈日坚,今乃名叔明,何也?”函白尚书诘之。使者以实对。盖叔明夺位惧罪,乃托修贡以觇我耳。事闻。诏却贡,不受。上问丞相曰:“曾鲁今礼部何官?”对曰:“主事。”即日召拜侍郎。
鲁字得之,江西新淦人。博通五经,早有时誉。今至骤显。后甘露降钟山,近臣撰赋以进。上命取诸赋令侍臣读之。至鲁赋,独曰:“此鲁作耶?岂新进可骤至哉!”寻乞骨归。卒于南昌。
叔明上表谢罪,请封。不与,诏以前王印视事。寻表称年老,以弟日代。许之。日立,请其国贡期。诏三年一贡,王立则世见。
十一年,叔明告日卒。弟日炜代。时安南久与占城构兵,诏叔明与占城平。叔明屡遣使贡方物,诏戒谕之。
二十一年,国相黎季幽日炜于城外,寻弑之。立叔明子日,大柄皆出季。
二十九年,叔明死,告哀。上以叔明怀奸挟诈,篡弑取国,若遣使吊慰,是奖乱佑贼,非中国抚外夷之道也。命礼部移文,使彼知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