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榜院 崔邠
右按《登科记》:元和二年,崔邠为礼部侍郎,连放二榜。又元和六年,邠之弟郾为礼部侍郎,连放二榜。元和十四年,郾之弟郸,为礼部侍郎,放一榜。大中七年,郾之子瑶,自中书舍人为礼部侍郎,又放一榜。崔氏六榜,皆刻石于常乐街泰宁寺,时人谓之曰「榜院」。瑶后为陕州长史。其词曰:「唯尔诸父,自元和代,至于尔躬,五十年间,四主文柄,上下六载,辉耀一时,充于庭臣,皆汝门生。」天下以为盛。咸通十四年,郾之三子瑾,自中书舍人拜礼部侍郎,又放一榜,乃命门生韦庠刻石,将饰七榜。
携门生迎家君 杨嗣复
右按《摭言》:实历年中,杨嗣复相公具庆下,继放两榜时,先仆射自东洛入觐,嗣复率生徒迎于潼关,既而大宴于新昌里第。仆射与所执坐正寝,公镇诸生翼坐于两序。时元、白俱在,皆赋诗于席上,唯刑部侍郎杨汝士诗后成,元、白览之失色。诗曰:「隔坐应须赐御屏,尽将仙翰入高冥。文章旧价留鸾掖,桃李新阴在鲤庭。再岁生徒陈贺宴,一时良史尽传馨。当年疏傅虽云盛,讵有兹筵醉绿醽。」汝士其日大醉,归谓子弟曰:「我今日压倒元、白。」【模按:原本「鸾」字下空白一字,「陈」字下多一「后」字,「馨」讹「声」,「醽」讹「酝」,今据《摭言》并御定《全唐诗》补删改正。】
门生引门生谒座主 崔玙 赵隲 裴皡 马裔孙
右按《唐书》:礼部侍郎崔玙,大中六年知举,放赵隲及第。至咸通七年,隲自翰林学士出拜礼部侍郎知举,玙为礼部尚书。隲发榜后,携门生诣相国里谒玙,集于崇南街龙兴观前,进士韩衮已下题云:「集此从座主侍郎赴团,起居大座主尚书。」
右按《五代史》:同光二年、三年、四年,礼部侍郎裴皡连放三榜,放马裔孙及第。后未逾九年,裔孙自翰林学士、礼部侍郎知举,放进士十三人,乃引门生谒谢皡。皡时为兵部侍郎致仕,因书一绝句曰:「宦途最重是文衡,天与愚夫立盛名。三主礼闱皆八十,门生门下见门生。」时人荣之。及第与长行拜官相次崔昭矩王倜
右按《摭言》:崔昭矩大顺年中裴公下状元及第,翌日兄昭纬登。昭纬中和三年亦状元及第。
右按《摭言》:王倜是鲁公损之子,倜及第,翌日父损登,倜过堂日,别见。
门生先于座主佩金鱼 李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