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义府志卷五
水道考
言水者,据目见专准,善矣。然于古为何水,及说者何得、何失,略不考证,将稽古何赖焉?此郦亭《注》所以不可及也。遵义水道,前辈晏氏、洪氏皆有考说,叙今既略,证前复殊。今就见在,条次郡中大水,而以境内诸小水从之。各注旧说,稍参所见。会入者,非经本郡,概从其略。健步难周,问津无所,有可臣言陈,来者详焉。
乌江水
乌江,源出威宁州东北山,东流数十里,一水自南来会。东南流,经黑章汛北稍东,有一河合三水自南来会。折北曲而东八十里,有则底河,出云南镇雄州西境山,南流八十余里入贵州界,合东自七星关北来之后所河自北来会。又东南,伏大山下二十里,于南麓流出,经七星关南,又东南流百三十里,至毕节县南之大山而伏二十余里,于东麓复出,日天生桥。东稍北流,有落脚河北自大定府西北、合毕节诸水来会。又东,经大定府南境八十里,有乌西河出府东北山北来,俗曰六归河。又东稍北五十里,有西溪河自北合二水来注之。又东,至黔西州南境,有猓龙河、高家河自西南来各注之。又东南,有杨柳河西南自平远州合诸水来注之。又东南,有以麦河自西南来注之。又东,有三岔河西南自安顺府西、合以且海诸水来会。又北折而东,经鸭池汛北,有池水自南来注之。又东稍南,有跳蹬河南自镇西卫来注之。又东北,经修文县西北境,有鸡公河南合广顺州及安平、清镇二县水来注之。又东北,经六广汛西北,又东北,经修文县西境,日六广河。又东北,有息蒙所水自东南来注之。又东北,经遵义县之乌江关北、镇南关南,自此俗曰乌江。江北岸皆遵义西南境。又东至石牛口,渭河合乐闽河自西来注之。又东南,经乌江关。自此江北岸皆遵义南境,有三岔河来注之。
三岔河,一出遵义县南五十里罗衙龙潭,南流十五里至千工堰。
一从县南四十里煤塔桥汇诸涧水,东流十余里来会。一从县南五十里沙子坎龙井出、汇诸小水、北流十余里来会。又东十里,过水口寺,
又五星,为底水河。又十五里,过马家桥,一水出县南五十里马蹄井,流十五里,过宝峰山,又二十里,为萄江水。又二十里来会之三岔河。又南十五里至大鱼塘,又十里至小鱼塘,又十五里,为大麻水。又十五里,为小麻水。又二十里,至乌江关东南,入乌江。
又东,有清水江南自贵筑、合龙里、贵定诸水北流来会。又东南,经开州之西北境至茶山关渡。自此江北岸皆遵义东南境,有五龙溪、芦江水来入之。
五龙溪出遵义县南八十里郭家坝,又十五里,为五龙溪。又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