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九
遵义府志卷九
关
梁
水国重津梁,山国重关隘,二者遵义兼之。盖其地扼黔蜀咽喉,连山增盘,如肺缕络,缘綮成道,四达八会,每遇要害,即一夫当之,万人不敢进。而延、鄨、温、黚诸水,又环贯乎其中,并流驶湍急,涨缩不时。其度处又必值峰胁山尻,苟舟桥不治,东西家庆吊亦至崖而反,安问行者?司牧其得以谨关梁为非所事事乎?
遵义县
关隘
娄山关
在县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万峰插天,中通一线。《通志》关北即桐梓界,为自郡入四川重庆要隘。征播时蜀将刘绠由此进。《方舆纪要》:大楼山上有关,曰太平关,亦曰楼山关,亦曰娄关。万历中,讨杨应龙,川将至重庆,分道而进,俱刻期抵楼山关。刘綖自綦江进,战九盘,入娄关。关为贼前门,官军从间道攀藤鱼贯毁栅而入,进屯白石口。贼遣其党抄后山夺关,四面合围,綖奋击破走之。按;《明统志》亦以太平关在大楼山上,《通志》别列太平关,云在城北一百里,非。
三度关在县东一百一十里。《通志》《明统志》作八十里下临剪刀溪,
东即湄潭界,为自郡往平越、思南,石阡要隘。征播时楚将陈磷由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