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岩县在县城中,布政分司之西。唐乾宁天祐间始置,屡经兵燹。宋绍兴十七年以后,寓廨于僧舍。乾道六年,知县林鼐创建。淳熙三年,知县陈焕增建宣诏、颁春二门。绍定三年毁于寇。五年,知县赵性夫重建。端平元年,又毁于寇。嘉熙二年,知县陈椿寿重建。元后至元三年,县尹魏德润增修。至正十年,监县捏古柏建谯楼。十七年,监县马哈麻复更其方向重建。二十七年,朱键重修谯楼,仍建楼于正堂之后,未就。国朝洪武三年,知县赵荣祖继成之。正堂之左为幕厅,右为架阁库。仪门之前为谯楼,左为土地祠。三十一年正堂圮。永乐五年,知县程鹏即其旧址前建小厅,后建小堂。七年谯楼圮。正统间,知县李昊重建。成化八年以来,知县韦济、陶博相继修茸。雁石巡检司在县东节惠里。东西洋巡检司在县东集贤里。阴阳学医学(上二学俱未建。)僧会司在县治东报恩寺。道会司在县治西东岳行宫。公馆三所上坪公馆在县西龙门里。成化十七年,知县陶博重建。镇平公馆在县东万安里。大池公馆在县西龙门里。(上二公馆俱成化八年知县韦济重建。)际留仓在县治之左。成化九年知县韦济创建。申明亭旌善亭(上二亭在县门外之左右,俱成化十三年知县韦济重建。)县前铺在县治前。登途铺崎濑铺马坑铺三井铺石罗铺古楼铺南墩铺板寮铺(上八铺俱在县南龙门里。已上九铺,俱成化十七年知县陶博重建。)铁石洋铺在坊。恼林铺16东山铺小吉铺(上三铺在节惠里。)福村铺17在万安里。(已上五铺俱县东。)新岭铺牛栏隔铺蒲山铺18溪西铺(上四铺俱在县西龙门里。已上九铺俱成化十一年知县韦济创建。)
长泰县在县城东北。宋绍定三年毁于汀寇19。国朝洪武二十年,知县张寿重建。正统元年,知县刘基复建。正堂之左为幕厅,右为架阁库。仪门之左为土地祠,右为县狱。知县廨舍旧在县后山之麓。成化十年,知县刘铎改建于县堂之后。朝天岭巡检司在县东钦化里。正统五年,知县刘奎奏请创建。阴阳学在县门之东。医学在阴阳学之东。僧会司在县治东报亲院。道会司在县治东慈济宫。申明亭宣德十年,知县刘奎重建。旌善亭成化十六年,知县刘铎重建。(上二亭在县门前之左右。)武安铺在南门西偏。旧在南门外,洪武二十年创建。正统十年圮于水。成化十七年,知县刘铎移建今所。
南靖县在双溪之北。元至治间始建于清宁里九团社。后至元三年迁于琯山之阳。至正十六年始迁今所。国朝正统六年,典史周鼎重建。十四年毁于寇,唯鼓楼及各官廨舍尚存。景泰二年,主簿卜应麟重修。成化十五年,知县张本重建一新。正堂之左为幕厅,仪门之前为鼓楼。小溪巡检司在县南清宁里。元时设。国朝洪武二十年,江夏侯周德兴移建于漳浦县古雷山,以备倭寇。正统五年,因小溪草寇窃发,复设于此。九龙岭巡检司在县北居仁里。和溪巡检司在县南永丰里20,界南靖、龙岩二县间。永丰巡检司在县南永丰里寒婆21径,初名寒婆巡检司。景泰二年改今名。(上三巡检司俱正统五年创设。)阴阳学在县治东南,旧慈济宫地也。医学在县治东。旧圣侯庙地也。平南驿在县北永丰里金山社。成化六年创设,县丞陈崇建。僧会司在县治西习贤里安福寺。道会司在县治东前街佑圣宫。府公馆在县东第一坊。成化十九年,知县张鹏举以县前铺旧址创建。申明亭在县治北后街。洪武三年,县丞雷祥建。旌善亭在县治东北后街。洪武十七年,知县郭友仁建。(上二亭今废。)县前铺元时设。国朝洪武三十三年,知县杨通重建。成化十年圮于水,今附府公馆。南平铺涌口铺(上二铺在习贤里。)汤坑铺(已上三铺俱正统五年增设。)新店铺金山铺和溪铺(上三铺俱宋时设,隶龙岩县,今隶本县。)隐溪铺圆沙铺22(上六铺在永丰里。以上八铺俱县北。)
漳平县在九龙溪之北。成化七年,知县陈栗创建。正堂之左为幕厅,后堂两旁为库房,东廊之前为土地祠,西廊之前为县狱,仪门之前为谯楼。十六年,知县李斌迁建吏舍于知县廨舍之后。十九年,典史刘宣迁其廨舍于主簿廨舍之前。桃源店巡检司在县北聚贤里。桃源店旧在龙岩县集贤里通源,元时设名聚贤、和睦等处巡检司。国初因之。洪武四年,巡检党诚迁今所,因改今名。十四年寇毁。十八年,巡检毕举重建。二十年,江夏侯周德兴以其不当要冲,迁于漳浦县五都金石寨。二十五年,知县季仁本以其去县之远,请复设于故处。巡检刘禛即旧址重建。溪南巡检司在县东感化里。归化巡检司在县南永福里。府公馆在县治之左。际留仓在县治之东。成化七年,知县陈栗创建。县前铺在县东五百步许。濑洲营铺黄畲铺在居仁里。饭坑铺硿头铺田尾铺(上三铺在永福里。已上五铺俱县南。)南洋铺在县西居仁里。(已上六铺俱成化七年知县陈栗创建。)
武职公署
漳州卫指挥使司在府治西,元新军万户府也。至元九年,改为宣慰司都元帅府分府。十五年,改为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分省。十九年,改为福建、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分省。国朝洪武三年,改为漳州。指挥同知刘广、指挥佥事尹海龙重建。正统初灾。指挥覃庸重建。经历司在正堂之东。镇抚厅在正堂之西。正统七年,指挥使杨隆重修。左千户所正统十二年,千户王诚重修。右千户所成化十八年,千户李嵩重修。后千户所正统九年,千户马云重修。(上三所在卫西廊之南。)中千户所正统十六年,千户刘镇重修。前千户所景泰元年,千户管瑛重修。(上二所在卫东廊之南。)镇抚厅在卫治之东北,旧丹霞驿故址也。成化八年,指挥黎震重建。军器局在府城后街之北。教场在府城西一里许。北有演武亭。旧在南门外溪南,成化十年坏于水,后移建今所。屯田凡三十三所龙溪一十二所:一在县东门外东厢,一在林坑,一在林前(上二屯在八都,一在九都芦边。已上三屯俱县东),一在谢溪,一在高林,一在天宝,一在林前(上四屯在县西二十一都),一在六、七都排浦,一在十二、三都莲浦(上二屯俱县南),一在赤石,一在洋尾(上二屯俱在县北二十六都)。漳浦县六所:一在南门外溪南,一在长脚营,一在北江(上二屯俱县东七都),一在长桥,一在下径(上二屯俱在县北二十八都),一在县东南七都枫林。南靖县一十五所:一在归德里大寨,一在习贤里官洋(上二屯俱县西),一在归德里五峰,一在黄井,一在洪漱,一在高际(上三屯在清宁里),一在居仁里上乾村,一在新安里禾平(已上六屯俱县南),一在县北习贤里院前,一在浮山,一在草坂,一在前坂(上三屯俱在县东南田义里),一在县西南习贤里涌口,一在吴宅,一在金山(上二屯俱在县西北永丰里。)烽燧凡九处即烟墩也。龙溪县四处:曰海沧(在一、二、三都),曰乌屿(在二十九都,俱县东),曰月港(在县东南八都),曰青浦(在县东四、五都)。漳浦县五处:曰白塘,曰大迳,曰流会;曰卓歧(俱在县东北二十三都),曰烽火山(一云灯火山,在县东十七都)。守御龙岩中千户在龙岩县西北。成化七年,始调镇海卫后所官军守御,改隶漳州卫。知县韦济创建军旗营房,环列于所之左右。教场在龙岩县城外之北,中有阅武亭,成化七年知县韦济建。
镇海卫指挥使司在卫城中。洪武二十年,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创设时指挥佥事李实仅草创三间署事。正统间,指挥同知桂福始辟地营建卫堂,东西各建一厅两房,为上司按临寝息之所。又买地以易卫前军营,创建谯楼,左右亦各建一厅两房,为使客栖息之所。成化十六年以后,指挥佥事张文复渐次修葺。经历司在卫治之东。镇抚厅在卫治之西。左千户所中千户所(上二所俱在卫堂之东。)右千户所前千户所(上二所俱在卫堂之西。已上六公署,俱正统间桂福创建。成化间张文重修。)教场在卫城南门之外,中建演武亭。屯田四所洪武二十四年,制令分军屯种共田地五十七顷七十九亩七分。左所屯一所,在南靖县归德里。右所屯一所,在龙溪县十二、三都神仙尾。中所屯一所,在长泰县石铭里。前所屯一所,在龙溪县十二、三都寺园林。陆鳌千户所在所城中。洪武二十年,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创建。列十百户所于两廊。景泰五年,本卫指挥使田旺辟所堂后空地增建公廨,为使客栖息之所。成化十四年,指挥佥事张文重修一新。镇抚厅教场营房寨屯田一所,在漳浦县东坡洋,其田地一十二顷三十二亩四分六厘,计旗军四十二名。烽燧铜山千户所在所城中。洪武二十年,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创建。列十百户所于两廊间。镇抚厅教场在所城西门之外。营寨屯田一所,在漳浦县六等都林前,共田地一十七顷五十亩,计旗军六十名。烽燧玄钟千户所在所城中。洪武二十年,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创建。列十百户所于两廊。天顺六年,巡海按察司副使王凯增建屋宇于厅后空地,以为使客止宿之所。成化十七年,正千户陈冕申请规措修建一新。镇抚厅教场在所城西门之外。铜山西门澳水寨在府城南漳浦县五都。每岁分镇海卫并陆鳌、铜山二所军士,更番以备倭寇。镇海卫官一十八员,旗军九百三十七名。陆鳌千户所,官二员,旗军二百五十一名。铜山千户所,官五员,旗军三百二十八名。营屯田一所,在漳浦县三都良峰山,共田地一十二顷二十三亩,计旗军四十二名。烽燧
汀州府
上司公署
布政司分司在府治东。旧在开元寺中东畔,成化八年,参政赵昌命迁建今所。宁化县一所,在县治西二十步许。正统三年典史洪清建,后圮。成化八年,知县吴纲广其基而修建之,工未就而去。十年,知县郑瑄踵而成焉。上杭县一所,在县治东北小街射圃之西。旧在县前,即今府公署也。成化六年,参政赵昌以其迫隘,令迁建今所。知县萧宏复以其他僻在城隅,乃易民地,辟广衢,自司之前直抵大街,皆砌以石。武平县一所,在县治南23,禅果寺之东,正统十二年创建。成化七年重修。清流县一所,在县治西,旧为九龙驿。成化十年,参政赵昌以旧布政分司狭隘,命知县邢昊以九龙驿互易创建。连城县一所,在县西门街。成化七年,参政赵昌建。永定县一所,在县治东三十步许。成化十二年,巡抚右佥都御史高明创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