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木门 果实附 草附·178 百子
南方果实以“子”名者百二十,或云百子,或云七十二子。半是山野问草木实。江浙山中木子亦有之,猿狙所食,非佳实也。因录其识且可食者,见于后。
罗晃子,壳长数寸,如肥皂。内有二三实如肥皂子,亦如橄榄,皮有七重,煨食甘美,类熟栗。亦曰罗望子。
木竹子,皮色形状,全似大枇杷。肉甘美,微烂。子亦似枇杷核。秋冬间实,半青黄时采食,收藏至三四月不坏。
人面子,如大梅李,生青熟黄,核如人面,两目鼻口皆具。肉甘酸,宜蜜饯。镂为细瓣,去核按匾煎之,微有橘柚芳气,南果之珍也。
五棱子,案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作五棱子,以义考之,当作棱。形甚诡异。瓣五出,如田家碌碡状。皮黄,甚薄。味酸,久则微甘。朴切之,或以蜜渍,始可食。闽中亦有之,谓之羊桃。
黎朦子,如大梅,复似小橘。味极酸。或云自南蕃来。番禺人多不用醯,专以此物调羹,其酸可知。又以蜜煎盐渍暴干,收食之。
橹罟子,大如半升碗。谛视之,数十房攒聚成球,每房有缝如柏子之未裂,攒结甚坚,非刀斧不破。冬生色青,至夏红。破其瓣,食之微甘。苗丛高丈许即成干。叶长如菱、芦,刺生两旁。土人密植以为藩篱。或干其叶,去刺,以织席,卧之摵摵有声。
搓擦子,如锥栗。壳中多白毛,须搓擦而后可食。肉甘而微涩。
地蚕子,生土中,如小蚕,又似甘露子而不尖。味如梨、藕而淡。亦以荐酒。
火炭子,如乌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