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 十七国
自此东渡殑伽河,行六百余里,至奔那伐弹那国。(中印度境。)
○奔那伐弹那国
奔那伐弹那国周四千余里,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。居人殷盛,池馆花林往往相间。土地卑湿,稼穑滋茂。般娑果既多且贵,其果大如冬瓜,熟则黄赤,剖之中有数十小果,大如鹤卵,又更破之,其汁黄赤,其味甘美。或在树枝,如众果之结实;或在树根,若伏苓之在土。气序调畅,风俗好学。伽蓝二十余所,僧徒三千余人,大小二乘,兼功综习。天祠百所,异道杂居,露形尼乾,寔繁其党。
一、跋始婆僧伽蓝
城西二十余里有跋始婆僧伽蓝,庭宇显敞,台阁崇高。僧徒七百余人,并学大乘教法,东印度境硕学名僧多在于此。
其侧不远有窣堵波,无忧王之所建也。昔者如来三月在此为诸天人说法之处。或至斋日,时烛光明。其侧则有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。去此不远复有精舍,中作观自在菩萨像,神鉴无隐,灵应有征,远近之人,绝粒祈请。
自此东行九百余里,渡大河,至迦摩缕波国。(东印度境。)
○迦摩缕波国
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,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。土地泉湿,稼穑时播。般娑果、那罗鸡罗果,其树虽多,弥复珍贵。河流湖陂,交带城邑。气序和畅,风俗淳质。人形卑小。容貌黧黑。语言少异中印度。性甚犷暴,志存强学,宗事天神,不信佛法。故自佛兴以迄于今,尚未建立伽蓝,招集僧侣。其有净信之徒,但窃念而已。天祠数百,异道数万。
一、拘摩罗王招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