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四十五 乐五
相和,汉旧曲歌也。丝竹更相和,执节者歌。本一部,魏明帝分为二,更递相夜宿。本十七曲,朱生、宋识、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。
吴歌杂曲,并出江东,晋、宋以来,稍有增广。凡此诸曲,始皆徒歌,既而被之弦管。又有因弦管金石,造歌以被之,魏世三调歌辞之类是也。(魏晋之代,有孙氏善弘旧曲,宋识善击节唱和,陈左善清歌,列和善吹笛,郝素善弹筝,朱生善琵琶,尤发新声。故傅玄著书曰:"人苦钦所闻而忽所见,不亦惑乎。设此六人生於上代,越古今而无俪,何但夔牙同契哉。"按此说,则自兹以后,皆孙、朱等之遗则。)
凤将雏,汉代旧歌曲也。应璩百一诗云:"为作陌上桑,反言凤将雏。"然则凤将雏其来久矣。特由声曲讹变,以至於此矣。
碧玉歌者,晋汝南王妾名。宠好,故作歌之。
懊垄歌,石崇绿珠所作"丝布涩难缝"一曲而已。东晋隆安初,人间讹谣之曲云:"春草可揽结,女儿可揽撷。"齐高帝谓之中朝歌。
子夜歌者,有女子曰子夜,造此声。晋孝武帝太元中,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。殷允为章郡,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。殷允为章郡,亦是太元中,则子夜此时以前人也。
长史变者,晋司徒左长史王廞临败所制。
阿子歌、欢闻歌者,晋穆帝升平初,童子辈或歌於道,歌毕辄呼"阿子,汝闻否",又呼"欢闻否",以为送声。后人演其声,以为此二曲。宋、齐时用"莎乙子"之语,稍讹异也。
桃叶歌者,是晋王子敬妾名,缘於笃爱,所以作歌。
前溪歌者,晋车骑将军沈玩所制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