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六十 孟子十
盡心上
盡其心者章
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」「者」字不可不子細看。人能盡其心者,只為知其性,知性卻在先。文蔚。
李問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」。曰:「此句文勢與『得其民者,得其心也』相似。」雉。
人往往說先盡其心而後知性,非也。心性本不可分,況其語脈是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」。心只是包著這道理,盡知得其性之道理,便是盡其心。若只要理會盡心,不知如何地盡。{膋,月改田}。
或問「盡心、知性」。曰:「性者,吾心之實理,若不知得盡,卻盡箇甚麼?」
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」所以能盡其心者,由先能知其性,知性則知天矣。知性知天,則能盡其心矣。不知性,不能以盡其心。「物格而後知至。」道夫。
盡其心者,由知其性也。先知得性之理,然後明得此心。知性猶物格,盡心猶知至。德明。
知性也,物格也;盡心者,知至也。「物」字對「性」字,「知」字對「心」字。節。
知性,然後能盡心。先知,然後能盡;未有先盡而後方能知者。蓋先知得,然後見得盡。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