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 下 本行〔一〕第十
〔二〕尚书泰誓上:“肃将天威。”孔氏传:“敬行天罚。”
〔三〕淮南子泰族篇:“圣人怀天气,抱天心。”
〔四〕尚书舜典:“亮天功。”荀子天论:“皆知其所以成,莫知其无形,夫是之谓天功。”(“功”字原缺,据杨倞注引或曰及王念孙说订补。)
〔五〕齐书张融传海赋:“照天容於◆渚,鏡海色於魦潯。”案白虎通圣人篇:“圣人者何?圣者,通也,道也,声也。道无所不通,明无所不照,闻声知情,与天地合德,日月合明,四时合序,鬼神合吉凶。”义与此相会。〔六〕唐晏曰:“文选注引作‘圣人承天威,承天功,与之争功,岂不难哉’?”
〔七〕“运”,宋翔凤曰:“本作‘泛’,依治要改。”
〔八〕“远望”,宋翔凤曰:“本作‘望远’,依治要改。”案:太平御览七六八引尸子:“六马登糟丘,方舟泛酒池。”韩诗外传四:“桀为酒池,可以运舟,糟丘可以望十里。”新序节士:“桀为酒池,足以运舟,糟丘足以望七里。”淮南子本经篇:“纣为肉圃酒池。”高诱注:“纣积肉以为园圃,积酒以为渊池。今河内朝歌,纣所都也,城西有糟丘、酒池处是也。”
〔九〕明诫篇云:“操四海之纲。”与此义同。
〔一0〕宋翔凤曰:“本无‘武’字,依治要增。”
〔一一〕宋翔凤曰:“‘而’字依治要增。”
〔一二〕“非”,宋翔凤曰:“本下有‘为’字,依治要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