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百六十三 服饵门
普济方卷二百六十三 服饵门 总论
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。及诸补散各一剂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。秋服黄耆等丸一两剂。冬服药酒两三剂。立春则止。此法终身常尔。百病不生矣。俗人见浅。但知钩吻之杀人。不信黄精之益寿。但识五谷之疗饥。不知药石之济命。但解施写以生育。不能秘固以熙养。故有服饵方焉。郄悟曰。夫、欲服食当寻性理所宜。审冷暖之适。不可见彼得力。我便服之。初御药。皆先草木。次石。是为将药之大较也。所谓精粗相代。阶粗以至精者也。夫人从少至长。休息五谷。不可一朝顿遗之。凡服药物。为益迟微。则无充饥之验。然积年不已。方能骨髓填实。五谷居然而自断。今人多望朝夕之效。求目下之应。藏府未充。便以绝谷气。使除药。未有用。又将御衣形神。与俗无别。以此致弊。胡不左哉。服饵大体。皆有次第。不知其术者。非止交有所损。卒亦不得其力。故服饵大法。必先去三虫。三虫既去。次服草药。好得药力。次服木药。好得力讫。次服石药。依此次第。乃得遂其药性。庶其安稳。可以延龄矣。
稽康之论养生曰。世或谓神仙可以学得。不死可以力致。又曰。上寿百二十。古今所同。过此以往。莫非夭亡。此皆两失。康之大意。以谓神特寿异。气禀之自然。非积学所能致。至于导养得理。以尽性命。上获千岁。下数百。可有之耳。夫以康论养生则善矣。而独以神仙为不可学。何哉。黄帝之论天真。混元之言道。皆以虚无为宗。恬淡为本。至于黄庭内景。金碧参同。其为养生引年之道。皆一道也。而独以神仙为不可学。则非也。黄帝问道于广成子。广成子曰。无视无听。枹神以静。形将自正。必静必清。无劳汝形。无摇汝精。乃可长生。所谓道者。如此而已。若夫飞丹炼石。导引按躥。与夫服气辟谷。皆神仙之术所不废者。
神仙服饵附论
夫天分正气。布晦明风雨之宜。人禀太和。有寒暑寝兴之患。是则劳逸变作。损益牙生。苟不猣于天真。乃自伤于至性。误或栖神玄牝。体道丹止。饵其卉木之英。慕彼烟霞之域。足使贯金石之算。因能炼冰雪之性。容复命之根源。益精气之户牖。倘永专于服饵。可自得于神仙。今所纂集诸方。邈考前经。旁徵故典。品药必稽于和扁。论医如访于乔松。回衰历而去微疴。未为奇绩。驻童颜而坚上寿。粗有神功。将侯必秘藏。庶存编次云尔。
神仙服饵。草木必取其柯叶坚固。形质不变。若松柏茯苓之类。其意盖以延年益寿为本。至于其他。非具五行之方。则必备四气之和。其意深矣。千金谓。服饵大法。必先去三虫。三虫既去。次服草药。草药得力。次服木药。木药得力。次服石药。精粗相代。由粗以至精。其序不可紊也。
方
老君益寿散出圣惠方
白术四两 防风一两去芦头 乾姜一两半炮裂锉 细辛三分 桔梗一两去芦头 肉苁蓉酒浸去粗皮 远志去心 泽泻各一两 石斛去根锉 桂心 柏实 云母粉 石苇去毛 杜仲去粗皮锉 牛膝去苗 白茯苓 菖蒲 五味子 蛇床子 甘菊花 山茱萸十三味各半两 附子一两半炮去皮脐 天门冬五两去心焙 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 熟乾地黄二两 右捣细罗为散。平旦酒服三钱。各月日三服。夏平旦一服。春秋平旦日暮各一服。服药后十日知效。二十日所苦觉减。三十日气力盛。四十日诸病除。六十日身轻如飞。七十日面光泽。八十日神通。九十日精神非常。一百日以上。不复老也。若能断房长生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