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少阴肾经五穴
一、涌泉(井穴)
部位 在足心陷中。屈足卷指宛宛中。白肉际。跪取之。
证治 腰疼痛。大便难。心中结热。风疹风痫。心痛不嗜食。妇人无子。咳嗽。身热。喉痹胸胁满。目眩。男子如蛊。女子如妊娠。五指端尽痛。足不得践地。针灸 针入三分。无令出血。可灸三壮。
按 涌泉乃肾所出之井穴。藏真下于肾。肾者主水。故穴在足心。名曰涌泉。肾为生气之藏。立命之根。故刺之不可见血。如妄刺之而血出不止则死矣。慎之慎之。
二、然谷(荥穴)
部位 在足内踝腕骨前。然骨之下陷中。
证治 咽内肿。心恐惧。如人将捕之。涎出。喘呼。少气。足跗肿不得履地。寒疝少腹满。上抢胸胁。咳唾血。喉痹。淋沥。女子不孕。男子精溢。 酸不能久立。足一寒一热。舌纵烦满消渴。初生小儿脐风。口噤痿厥洞泄。
针灸 针入三分。不宜见血。可灸三壮。
按:然谷乃肾所溜之荥穴。阴荥为火穴。坎中有一阳无根之少火能生气。其穴亦名龙渊。潜龙在渊之义也。男女精溢。不孕者皆取之。此火能然于深谷之中不受水克。故名然谷。吾蜀有产盐区。名自喷井。火自地中出。取之不尽。用之不竭。此亦然谷少火之明证也。
三、太溪(俞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