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脏风证并诸风肥瘦寒热形色篇
(《内经》、《中藏经》、《巢氏》。)
肺风之状,多汗恶风,色 然白,时咳短气,昼日则瘥,暮则甚,诊在眉上,其色白。
心风之状,多汗恶风,焦绝,善怒吓,(《甲乙》无吓字。)赤色,病甚则言不可快,(仲景曰:风温为病,难以言,又曰:言迟者风也。)诊在口,其色赤。
肝风之状,多汗恶风,善悲,色微苍。嗌干善怒,时憎女子,诊在目下,其色青。
脾风之状,多汗恶风,身体怠惰,四肢不欲动,色薄微黄,不嗜食,诊在鼻上,其色黄。
肾风之伏,多汗,恶风,面庞然浮肿,脊痛不能正立,其色 ,隐曲不利,诊在肌上,其色黑。(肾风者,面 庞然,壅害于言。又面肿曰风。肌恐颧字、颐字或耳字之讹,俟考。)
胃风之状,颈多汗,恶风,食饮不下,膈塞不通,腹善满,失衣则 胀,食寒则泄,诊形瘦而腹大。(颈为阳明经脉所盛。)
首风之状,(新沐中风也,然头风不尽因新沐,经特举其大意耳,后仿此。)头面多汗,恶风,当先风一日则病甚,头痛不可以出内,至其风日,则病少愈。
漏风之状,(饮酒中风。)或多汗,不可单衣,食则汗出,甚则身汗,喘息,恶风,衣常濡,口干善渴,不能劳事。
泄风之状,(林亿云:当作内风。窃疑内风当是与泄风形证相近,抑或内风即泄风,故不别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