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病面部五色应证篇
青色出于太阴太阳,(两额,左为太阳,右为太阴。)及鱼尾正面口角,如大青蓝叶,怪恶之状者,肝气绝,主死。若如翠羽柏皮者,只是肝邪,有惊病、风病、目病之属。(以下五条出徐春甫《古今医统》。)
红色见于口唇,及三阴三阳上下,如马肝之色,死血之状者,心气绝,主死。若如橘红马尾色者,只是心病,有怔忡,惊悸,夜卧不宁等证。
白色见于鼻准及正面,如枯骨及擦残汗粉者,为肺绝,丙丁日死。若如腻粉、梅花、白绵者,只是肺邪,咳嗽之病,有孝服之忧。
黄色见于鼻,干燥如土偶之形,为脾气绝,主死。若如桂花,杂以黑晕,只是脾病,饮食不快,四肢怠惰,妻外家之累。
黑色见于耳叶廓内外,命门悬壁,如污水烟煤之状,为肾气绝,即死。若如蜘蛛网眼,鸟羽之泽者,只是肾虚,火邪乘水之病。
肺主气,气虚则色白。肾属水,水涸则面黧。青为怒气伤肝,赤为心火炎上。萎黄者内伤脾胃,紫浊者外感客邪。惟悴黯黑,必悒郁而神伤;消瘦淡黄,乃久病而体惫。山根明亮,须知欲愈之 ;环口黧黑,休治已绝之肾。(张三锡。)
面黑为阴寒,面青为风寒。青而黑,主风,主寒,主痛。
黄而白,为湿,为寒,为热,为气不调。青而白,为风,为气滞,为寒,为痛也。大抵黑气见于面,为病最凶。若暗中有光,准头年寿亮而滋润者生,枯夭者死。(王宇泰。)
黄属脾胃。若黄而肥盛,胃中有痰湿也。黄而枯 ,胃中有火也。黄而色淡,胃中本虚也。黄而色黯,津液久耗也。黄为中央之色,其虚实寒热之机,又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。
白属肺。白而薄泽,肺胃之充也。肥白而按之绵软,气虚有痰也。白而消瘦,爪甲鲜赤,气虚有火也。白而夭然不泽,爪甲色淡,肺胃虚寒也。白而微青,或臂多青脉,气虚不能统血也;若兼爪甲色青,则为阴寒之证矣。白为气虚之象,纵有失血发热,皆为虚火,断无实热之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