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症门
痈疖
凡患色红肿疼痛,根盘寸余者是痈。毒发三四日,尚未作脓,以嫩膏围外,内以醒消丸,热陈酒送服三钱,即止其疼痛。夜间得睡,次日患皮起皱,再服全消。如过四五日,患将作脓,亦以醒消丸与服,消其四围肿硬,痛息毒散患哑,此以大变小之法。有脓之患顶,取咬头膏贴,加以代刀散三钱,酒服穿之,或刀点分许穿之,以洞天膏贴,不几日收功。如患盘数寸者,或患居背心、脑后、腰腹、肚腋、阴囊等险之穴,用五通丸、醒消丸,早晚以败毒汤轮送一次,皮皱痛息,再服至愈。倘溃,即用托毒散、醒消丸,亦早晚轮服。如患盘不满一寸,亦红肿者是疖,蟾酥丸、梅花点舌丹,皆可消肿止痛。
马曰:此治法极是。
又曰:腰腹、肚腋等处痈疖,五通、醒消二丸最佳。
牙痈
牙根肉红肿痛甚者是。刺出毒血,取珍珠散吹之,内服龙胆泻肝汤而愈。倘牙骨及腮内疼痛,不肿不红,痛连脸骨者,是骨槽风也。倘以痈治,则害之矣。故治病贵在识症。
马曰:牙痈乃胃火风热交攻,脓出即愈。至腮颊之肿不退,外溃则成穿腮漏。
发颐遮腮
患生于腮,有双有单,一曰遮腮,一日发颐,当宜别治。腮内酸痛是遮腮,取嫩膏敷上,次日痊愈。倘病仍两腮发肿,不酸痛者是发颐,宜服表风散毒之剂,当用白芷、天麻、防风、荆芥各一钱,陈酒煎半碗,送服醒消丸而愈。
马曰:遮腮以疏风清胃为主。如病后发颐,起耳根之下,肿连腮项,乃少阳邪热结聚,须兼顾本症。天麻、白芷、防风、醒消,均非所宜。盖此症发于温热病中,未能发汗解肌,热病最易伤阴,故不得以辛温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