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汗 十八章
不可汗一
【
】脉濡而弱,弱反在关,濡反在巅,微反在上,涩反在下。微则阳气不足,涩则无血,阳气反微,中风汗出,而反躁烦,涩则无血,厥而且寒,阳微发汗,躁不得眠。
濡弱者,阳虚之诊。阳在上而阴在下,平人寸关常盛而尺中常虚,今弱反在关,濡反在寸。阳分之血多虚,阴分之气多虚,平人寸口常涩而尺中常微,今微反在寸,涩反在尺。微者,阳气之不足也,涩者,血少而不流也。上焦之阳气反微,于是表气不固,中风汗出,阳不内根而外泄,则反生烦躁,似乎阳盛也,下焦涩而无血,以其温气之虚,是以厥逆,而且寒冷。上之阳气不足,下之无血,总是阳微,阳微发汗,而再泻其阳,则躁不得眠矣。
不可汗二
【
】脉濡而弱,弱反在关,濡反在巅,弦反在上,微反在下,弦为阳运,微为阴寒,上实下虚,意欲得温。微弦为虚,不可发汗,发汗则寒栗,不能自还。
肝胆之脉弦,弦者,阳生之象。木生于水而长于土,弦应在关上,今者弦反在上。寸部既弦,则尺不应微,今者微反在下。弦为阳气升运而不降,微为阴分阳虚而生寒,是上实而下虚也。下焦虚寒,则意欲得温。总之,寸口之弦,尺中之微,悉因中焦之阳虚,虚者不可发汗,汗亡其阳,则寒冷战栗,不能自还也。
不可汗三
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