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
此燥湿、快气、健脾、利水之剂,原方有桂枝。喻云:桂枝、麻黄遇湿热时令不可轻用,以桂枝辛热,麻黄发汗也。果内有寒,方可舍时从症,少少加桂。
清热渗湿汤 治一切湿热、加减用之。
黄连 黄柏〔清热〕。苍术〔燥湿。苍、柏即二妙散,治湿热腰膝疼痛,然上下皆效也。〕白术〔健脾。〕茯苓 泽泻〔渗湿。〕甘草〔调中。〕可加银花。〔清热除湿。〕有表症加柴胡。〔除在表之湿热。〕此清热祛湿,亦夏月之尤宜也。喻云:夏月所受之湿,为热湿、暑湿,而群方所主之药,多在寒湿,殊不兼耳。此方甚合鄙意。
白术酒 治中湿、骨节疼痛。
白术〔一两。〕酒〔三盏。〕白术投于酒,煎一盏,不时频服。不能饮酒者,以水代之。
此方专一补脾,不多功于利小便。盖以脾能健运,湿自不留,而从水道出耳,然则胃中津液不充、不敢利其小便者,此方岂非圣药乎。
仲淳丸方〔亦作煎服。〕阴虚人,有湿热不能服燥剂者宜之。
生地〔凉血祛诸湿热。〕甘菊〔各一斤。〕牛膝〔补阴,〕人参〔益脾。各半斤。〕真茅术〔缘脾虚有湿,不得不用。故以黑芝麻水浸,研浆拌蒸用之。二斤。〕茯苓〔半斤。乳制至一斤。〕车前子〔利水而不走气,与茯苓同功。半斤。〕用天冬熬膏为丸服。
此方凉血补阴,益脾祛湿,亦治湿之一法也,肾为水脏,水则流湿。肾阴虚,则脾湿易流入,故用参、苍,益脾胜湿;地、冬、菊、膝补肾清热;肾得补而湿邪自无所容,况有茯苓、车前以导之乎。
金匮肾着汤 治肾着之病,〔此寒湿但留着肾之外廓也。〕身重腰冷,〔寒湿凝聚故也。〕如坐水中,〔溶溶不定之貌。〕形如水状。〔微胀如水也。〕腰以下冷痛,腰重如带五千钱,口不渴,小便自利,饮食如故。〔肠胃无病也。〕此因身劳汗出,衣里冷湿,久久得之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