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气门(附气滞 附郁)
脾气虚。则补之以甘草大枣。脾气实。则泻之以黄连枳实。此本经之补泻也。然心为脾之母。虚则以炒盐补心。肺为脾之子。实则以桑白皮泻肺。
肾气虚。则补之以地黄黄柏。肾气实。则泻之泽泻。此本经之补泻也。然肺为肾之母。虚则以五味子补肺。肝为肾之子。实则以芍药泻肝。
合而言之。诸气之病。分为五脏。五脏之病。分为诸症。皆不可以一节言也。此之所陈乃补泻之大略耳。然此正药之外。又不能无增益者焉。如炒盐补心。甘草泻心固矣。而麦冬亦可以补心。黄连亦可以泻心。又如五味子补肺桑白皮泻肺固矣。而人参亦可以补肺黄芩亦可以泻肺。如姜橘补肝芍药泻肝固矣。而细辛亦可以补肝。黄连亦可以泻肝。如炙甘草大枣补脾。黄连枳实泻脾固矣。而白术亦可以补脾。石膏大黄亦可以泻脾。如地黄黄柏补肾。泽泻泻肾固矣。而杜仲亦可以补肾。茯苓亦可以泻肾。临病用药。其可以执一耶。
附:气滞
苍天之气。清净不息。变为云雾。为雷雨者。山泽湿热熏蒸也。人身元气导引血液。升降三为癖。而心腹胁肋刺痛。蓄于下焦。则为腰痛。为胀坠。流乎经络。则周回刺痛。多因七情饮食。郁为湿热。成痰与积。起初宜辛温之药。开郁行气。豁痰消积。稍久即以辛平之药和之。辛寒之药折之。如此则火易降。气易平。而病根可除矣。
【立方】
开郁理气汤 治气郁不散。肚腹胀满。
香附 沉香 半夏(各一钱) 苏子 枳实 萝卜子(各一钱五分) 丁香 大腹皮 藿香(各八分) 水煎热服。
清气抑肝丸 治气不消散。凝滞膈上。
青皮 桑白皮 枳壳(各三钱) 檀香 山栀仁 乌药(各一钱) 半夏曲 橘红 白豆蔻(各一钱五分) 砂仁(一钱二分) 加生姜三片。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