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节 子悬
严氏紫苏散 许叔微曰:治怀胎近上,胀满痰痛,谓之子悬。陈良甫曰:妊至四五月,君相二火养胎,热气逆上,胎凑心胸,腹满痞闷,名曰子悬。用此加黄芩、山栀之类。一方无川芎,名七宝散。许叔微云:六七月子悬者用之,数数有验,不十服,胎便近下。
紫苏(一钱) 腹皮 人参 川芎 橘皮 白芍 当归(各三分) 甘草(一分)
锉分三服,水一盏,生姜四片,葱白煎,去渣服。
徐蔼辉曰:去川芎,因避升提之故。
汪 庵曰:治胎气不和,凑上胸腹,腹满,头疼,心腹腰胁皆痛,名子悬。因下焦气实,相火旺盛,举胎而上,上逼心胸也。每服止用苏叶一钱,当归七分,腹皮以下皆五分,甘草二分,无葱白;心腹痛者,加木香、延胡。
陈来章曰:芎、归、芍药以和其血;苏、橘、大腹以顺其气。气顺血和,则胎安矣。既利其气,复以人参、甘草养其气者。顺则顺其邪逆之气,养则养其冲和之气也。
徐蔼辉曰:延胡动血,恐未可用。
赵养葵有命门虚寒,胎上凑心就暖一说。
沈尧封曰:此是百中仅一,非实是虚寒脉证,热药不可尝试。
沈尧封曰:郁姓妇怀妊九月,偶因劳动,遂觉腹痛,胎渐升至胸中,气塞不通,忽然狂叫咬人,数人扶持不住,病名子上撞心,即子悬之最重者。用旋复代赭汤去参、枣,连灌两剂,胎堕得生。又一妇,证亦如之,服前药,胎堕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