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病情较重,已服用强的松,每日30毫克,继续维持原量。服用中药七剂后,皮肤水肿逐渐减轻,舌苔薄白,按上方加减:去白藓皮、淡竹叶、云苓皮、生白术,加冬瓜皮五钱,扁豆皮三钱,泽泻三钱,花粉一两,南北沙参各五钱。1972年10月5日,上方服十四剂,自觉症状稳定,微觉有些腹胀,拟以益气养阴、健脾理气:
生黄芪一两 生地一两 生白术四钱 生芡实五钱 车前子(包)四钱 南北沙参一两 花粉一两 白藓皮一两 厚朴三钱 仙人头三钱 莲子心二钱 生薏米一两
10月12日,上方服七剂后,未见新生皮疹,范围也缩小,有色素沉着及红斑水疱。激素已开始减量,强的松口服每日15毫克,分三次服。化验检査:白细胞计数11,600/立方毫米,中性粒细胞83%。脉弦滑,舌质红,舌苔薄白。处方:
南北沙参一两 花粉一两 佩兰三钱 泽兰三钱 生薏米一两 生白术三钱 莲子心三钱 仙人头三钱 陈皮三钱 厚朴三钱 金银花炭五钱 生地炭五钱
1972年11月2日,上方服七剂,皮损基本消退,症状已消失。服用秦艽丸(方见302页)、地黄丸(附方85)、除湿丸(方见298页)。激素已停用一周余,未再复发,未见新生疱疹,体质较以前增强。继服丸药,巩固疗效。
【例二】髙×由,男,45岁,简易病历,初诊日期1971年10月9日。
主诉:周身反复发生水疱已五年。
现病史:1966年初,于颜面、躯干、四肢突然出现红斑,随之即有水疱发生,界限清楚,疱壁薄易破,内容透明液体,破后皮损红而潮润,流黄水,尼氏征阳性。曾在xx医院确诊为“红斑性天疱疮”。开始服用“强的松”每日40毫克,未效。同年10月住xx医院治疗,服用“强的松”每日32片(160毫克)及“氨苯砜(D.D.S)”50毫克每日二次,病情稍有控制,激素减量后,病情反复发作,伴有高血压(160/140~170/110毫米汞柱),大便秘结。1971年10月转我院门诊。
检査:体温正常,身体暴露部位头、颈、颜面、上肢及躯干有红斑水疱,糜烂、结痂,疮面恶臭,奇痒不得眠,皮肤抓痕成片,口腔粘膜也有红疹,影响进食。
脉象:弦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