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 四十四岁 辛巳三月二十四日 病起肝郁胁痛,痰中带血,病名肝着。医者不识络病因由,与络病治法,非见血投凉,即见血补阴,无怪乎愈治愈穷也。大凡血症之脉,左脉坚搏,治在下焦血分;右坚搏,治在上焦气分。兹左手脉浮取弦,沉取洪大而数,重按即芤,前曾痰有气味,现下痰挟瘀滞黑色,唇舌皓白,其为肝经络瘀挟痰饮,咳血无疑。势已惫极,勉与宣络止血,兼之两和肝胃,以逐痰定咳。(方此未服)
新绛纱(三钱) 旋复花(三钱) 归须(钱半) 桃仁泥(三钱) 半夏(三钱) 广皮炭(二钱) 苏子霜(一钱) 降香末(钱半) 广郁金(二钱)
煮两茶杯,分四次服。二帖。
四月初三日 血家左手脉坚搏,治在下焦血分。此症先因肝络瘀滞,以致血不归经,日久不治,由阴经损及阳气,自汗溺变痿弱,阳虚也,左脉洪数而芤,阴伤也。如是阴阳两伤之极,而瘀滞仍然未净,通络则虚急,补虚又络滞,两难措手。不得已用新绛一方,缓通其络,其补药则用阴阳两摄法,聊尽人力而已。(从此服起)
辽参(一钱) 麦冬(四钱,连心) 海参(二钱) 五味子(一钱) 沙苑蒺藜(三钱) 茯神(五钱) 枸杞子(三钱) 龟板(五钱) 牡蛎(六钱)
初四日 病起于胁痛,瘀血致壅,久嗽成劳,至骨痿不能起床,仍有瘀滞不化之象,且痰有臭味,即系肝着成痈。前日脉虽芤大而涩,昨日大见瘀血后,今日则纯然芤矣,岂非瘀血之明征乎?若一味贪补,断难再起,兼之宣络,万一得苏,妄诞之诊,高明酌之。
新绛纱(三钱) 旋复花(二钱) 归横须(八分) 半夏(钱半) 广皮炭(一钱) 桃仁泥(三钱) 丹皮炭(五钱)
此方《金匮》 载在妇人虚劳门,有识者其悟之。上半日服此方完,下半日服前补方。
初五日 痰中臭味太甚,黑痰未净,是活络之方不能除;脉芤自汗甚,是补摄之方又不可缓。痰稀纯白,内有支饮,于补方中去牡蛎、海参。盐味之碍饮者。此症极虚极实,时人但知其虚而不知其实,所以日误一日,以至于此。治实碍虚,治虚碍实,焉望成功。一通一补,俱每日照前服法未改。
初七日 脉较前敛戢,于新绛方内半夏加钱半,作三钱,余仍旧,服法亦如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