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热
阳明病,谵语,有潮热,反不能食者,胃中必有燥粪五六枚也。若能食者,但硬耳,大承气汤主之。
此以不能食,别有燥屎。以能食,别无燥屎。言阳明热本能食,今反不能食,此肠胃中填实,无余地纳谷,即大实大满互词,故断其必有燥屎五六枚,宜大承气汤主之。若能食者,但硬大便,未必有干结燥屎,未可用大承气汤。
阳明病,谵语发潮热,脉滑而疾者,小承气汤主之。与汤一升,腹中转矢气者,更服一升。
不转矢气,勿更与之。明日不大便,脉反微涩者,里气虚也,为难治,不可更与承气汤也。
阳明病,谵语潮热,脉沉数,方是下脉。今脉滑疾,尚是浮动表邪之脉,且以小承气汤服之,察其若转矢气,仍以小承气汤更服一剂。若不转矢气,勿更服。明日不大便,脉反微涩,则里气已虚,不可更投承气汤,故曰难治。
二阳并病,太阳症罢,但发潮热,手足 汗出,大便难而谵语者,下之则愈,大承气汤主之。
太阳症罢,但发潮热,已无表证矣。汗出大便难而谵语,皆下症,故用大承气汤。
阳明病,脉浮而紧者,必潮热发作有时;但浮者,必盗汗出。
阳明病中,复申脉浮而紧,即潮热发作有时者,亦不可早下,仍用太阳施治。发作有时,非发作定期,乃言发作时,必现太阳时候。例如辰巳潮热,属太阳之时;上半日潮热,属表邪之时。即脉但浮不紧,表邪轻者,亦见盗汗出,尚是柴胡症也。此示人不拘脉与症,但见表邪起影,即当从表治之。
柴胡防风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