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中
大豆黄卷
味甘,平,无毒。主湿痹,筋挛,膝痛。五脏胃气结积,益气,止毒,去黑 ,润泽皮毛。生大豆,味甘,平;涂痈肿,煮饮汁,杀鬼毒,止痛,逐水胀,除胃中热痹,伤中,淋露,下瘀血,散五脏结积、内寒,杀乌头毒。久服令人身重。熬屑,味甘。主胃中热,去肿,除恶五参、龙胆,得前胡、乌喙、杏仁、牡蛎良。
赤小豆
味甘、酸,平、温,无毒。主下水,排痈肿脓血。寒热,热中,消渴,止泄,利小便,吐逆,卒 ,下胀满。
大、小豆共条,犹如葱、薤义也。以大豆为 ,芽生便干之,名为黄卷,用之亦熬,服食家所须。煮大豆,主温毒、水肿殊效。复有白大豆,不入药。小豆性逐津液,久食令人枯燥矣。
〔谨案〕《别录》云:叶名藿,止小便数,去烦热。
豉
味苦,寒,无毒。主伤寒头痛寒热,瘴气恶毒,烦躁满闷,虚劳喘吸,两脚疼冷。又杀六畜胎子诸毒。
豉,食中之常用。春夏天气不和,蒸炒以酒渍服之,至佳。暑热烦闷,冷水渍饮二三升。
依曝燥,以麻油和,又蒸曝之,凡三过,乃末椒、干姜屑合和,以进食,胜今作油豉也。患脚人恒将其酒浸以滓敷脚,皆瘥。好者出襄阳、钱塘,香美而浓,取中心弥善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