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不可吐可吐吐后证第十
大法:春宜吐。
凡服汤吐,中病便止,不必尽剂也。
太阳病,当恶寒而发热,今自汗出,反不恶寒发热,关上脉细而数,此医吐之过也。若得病一日二日吐之,腹中饥,口不能食。三日四日吐之,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,朝食暮吐,此医吐之所致也,此为小逆。
太阳病吐之者,但太阳病当恶寒,今反不恶寒,不欲近衣,此为吐之内烦也。
诸四逆厥者,不可吐之,虚家亦然。
少阴病,其人饮食入则吐,心中温温欲吐。复不能吐,如得之手足寒,脉弦迟,此胸中实,不可下也,当遂吐之。
若膈上有寒饮,干呕者,不可吐,当温之,宜四逆汤。
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,炙,甘平 干姜一两半,辛温。 附子一枚.生,去皮,破八片,辛温右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,强人可大附子一枚,干姜三两。
病者手足厥冷,脉乍紧,邪结在胸中,心下满而烦,饥不能食,病在胸中,当吐之。《千金》本,此下有“宜瓜蒂散”四字,《脉经》本无之。
病胸上诸实,胸中郁郁而痛,不能食,欲使人按之,而反有浊唾,下利日十余行,其脉反迟,寸口微滑,此可吐之。吐之利即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