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难曰。十二经皆有动脉。
吕曰。是手足经十二脉也。
丁曰。十二经皆有动脉者。是人两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经也。以应天地各有三阴三阳之气也。所谓天地三阴三阳。各有所主。其时自春分节后。到夏至之前九十日。为天之三阳所主也。夏至之后。秋分之前九十日。天之三阴所主也。秋分节后。冬至之前九十日。是地之三阴所主也。冬至之后。春分节前九十日。地之三阳所主也。凡左右上下。各有此三阴三阳之气。合为十二。故人亦有十二经也。所主左右上下之分也。又人膈以上者。手三阴三阳所主也。即通于天气。膈以下。足三阴三阳所主也。即通于地气。其通天气者为气为脉。其通地气者主味归形。故十二经通阴阳行气血也。又经者、径也。递相溉灌。无所不通。所以黄帝云。十二经处百病。次决死生。不可不通也。其言十二经皆有动脉者。即在两手三部各有会动之脉也。即(按此字衍。)左手寸部。心与小肠动脉所出也。心脉曰手少阴。(按原本此下有心包络脉曰手心主八字。据下文,心包之脉。隶于右尺。不应自相矛盾。故删之。)小肠脉曰手太阳。其应东南方君火在巽是也。左手关部。肝胆动脉所出也。肝脉曰足厥阴。胆脉曰足少阳。其应东方木在震是也。左手尺部。肾与膀胱动脉所出也。肾脉曰足少阴。膀胱脉曰足太阳。其应北方水在坎是也。右手寸部。肺与大肠动脉所出也。肺脉曰手太阴。大肠脉曰手阳明。其应西方金在兑是也。右手关部。脾胃动脉所出也。脾脉曰足太阴。胃脉曰足阳明。其应中央土在坤是也。右手尺部。心包络与三焦动脉所出也。心包络曰手厥阴。三焦脉曰手少阳。其应南方相火。在离是也。此三部动脉所出。故经言皆有动脉也。
杨曰。凡人两手足。各有三阴脉三阳脉。合十二经脉。肝脉曰足厥阴。脾脉曰足太阴。肾脉曰足少阴。胆脉曰足少阳。胃脉曰足阳明。膀胱脉曰足太阳。肺脉曰手太阴。心脉曰手少阴。(按原本此下误衍心包络脉曰手心主八字。与上注同。今删之。)大肠脉曰手阳明。小肠脉曰手太阳。包络脉曰手厥阴。三焦脉曰手少阳。凡脉皆双行。故有六阴六阳也。
吕曰。足太阳动委中。足少阳动耳前(杨曰。下关穴也又动悬钟。)。
吕曰。足阳明动趺上(杨曰。冲阳穴也。在足趺上。故以为名。又动颈人迎。又动大迎。)。
吕曰。手太阳动目外眦(杨曰。瞳子穴也。)。
吕曰。手少阳动客主人(杨曰。又动听会。)。
吕曰。手阳明动口边(杨曰。地仓穴也。)。
吕曰。又动阳溪。足厥阴动人迎(杨曰。按人迎乃足阳明脉。非足厥阴也。吕曰。厥阴动人迎。误矣。人迎通候五脏之气。非独因厥阴而动也。按厥阴脉动于回骨焉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