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痛
平按:此篇自篇首至末,见《素问》卷十一第四十一《刺腰痛篇》,又见《甲乙》卷九第八,惟编次前后略异。
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,背如重状,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,春无见血。
项、脊、尻,皆足太阳脉行处,故腰痛相引郄中足②太阳,刺金门。足太阳在冬春时气衰,出血恐虚,故禁之也。
②“足”,仁和寺本作“之”。
少阳令人腰痛,如以针刺其皮中,循然不可以俛仰,不可顾,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,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,夏无见血。
少阳,足少阳也。其脉行颈循胁出气街以行腰,故腰痛不可俛仰反顾。成骨,膝膑外侧起大骨,足少阳脉循脾③出过,故腰痛刺之。足少阳在春,至夏气衰,出血恐虚,故禁之。
平按: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“循然”作“循循然”。“不可顾”《素问》作“不可以顾”,《甲乙》作“不可以左右顾”。“成骨”《甲乙》作“盛骨”。“独起”下,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有“者”字。
③“脾”,人卫本注曰:据本书卷八首篇当作“髀”。
阳明令人腰痛不可顾,顾如有见者,喜悲,刺阳明于骭前三痏,上下和之,出血,秋无见血。
足阳明龙者,循喉咙入缺盆,又支者,循腹里下气街,故腰痛不可顾。阳明谷气虚,故妄有见。虚为肝气所克,故喜悲。下循胻外廉,故刺之以和上下。足阳明在仲夏,至秋而衰,出血恐虚,故禁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