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公羊传》和《谷梁传》
第一节 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著作和传授
《春秋》三传的次第,根据陆德明(六朝陈至唐太宗时人)《经典释文序录》,为《左传》《公羊》《谷梁》,因此后代讲“三传”,多依此为次序。
《左传》为先秦著作,最初是用西汉以前文字,如小篆或大篆写的。大、小篆对西汉当时通用隶书说,是古文字,所以叫“古文”。《公羊》和《谷梁》,先是口耳相传,到汉代才写成定本,自然是用当时汉隶写的,所以叫“今文”。
《公羊传》的传授,据东汉何休《春秋公羊传·序》唐徐彦《疏》所引戴弘序说:
子夏传与公羊高,高传与其子平,平传与其子地,地传与其子敢,敢传与其子寿。至汉景帝时,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。
《公羊传·隐公二年》“纪子伯者何,无闻焉尔”
何休注也说:
其说口授相传,至汉,公羊氏及弟子胡毋生等乃始记于竹帛。
“生”是“先生”之意,胡毋生就是胡毋子都。由此可以证明,《春秋公羊传》到汉景帝时才写定。
唐杨士勋《春秋谷梁传序·疏》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