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衡校釋附編六
息縣劉盼遂集(編者案:劉氏附錄與黃氏附編重復二十七條,現已刪去。)
謝承後漢書
王充,字仲任,會稽上虞人也。少孤,鄉里稱孝。到京師受業太學,博覽而不守章句。家貧無書,常遊洛陽市肆,閱所賣書,一見輒能誦憶,遂至博通眾流百家之言。於宅內門戶壚柱各置筆硯簡牘,見事而作,著論衡八十五篇。藝文類聚五十八又三十五引。初學記二十四又二十一引。太平御覽四百三十二又四百八十四又六百十二引。
又
班固年十三,王充見之,拊其背,謂彪曰:「此兒必記漢事。」范曄後漢書班固傳注引。
袁山松後漢書
王充,字仲任,會稽上虞人。充幼聰明,詣太學,觀天子臨辟雍,作大儒論。范曄後漢書王充傳。注引。
范曄後漢書王充傳
王充,字仲任,會稽上虞人也。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。充少孤,鄉里稱孝。後到京師受業太學,師事扶風班彪,好博覽而不守章句。家貧無書,常游洛陽市肆,閱所賣書,一見輒能誦憶,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。後歸鄉里,屏居教授。仕郡為功曹,以數諫爭不合,去。充好論說,始若詭異,終有理實。以為俗儒守文,多失其真,乃閉門潛思,絕慶弔之禮,戶牖牆壁各著刀筆,著論衡八十五篇,二十餘萬言,釋物類同異,正時俗嫌疑。刺史董勤辟為從事,轉治中,自免還家。友人同郡謝夷吾上書薦充才學,肅宗特詔公車徵,病不行。年漸七十,志力衰耗,乃造性書十六篇,裁節嗜欲,頤神自守。永元中,病卒于家。
後漢書儒林傳趙曄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