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庭芳曰:《伏羲八卦方位之圖》,天位乎上,地位乎下,日生于東,月生于西,山鎮西北,澤注東南,風起西南,雷動東北,自然與天地造化合,先天八卦對待以立體如此。八卦之在《橫圖》,則首乾,次兌離震巽坎艮坤,是為生出之序。及八卦之在《圓圖》,則首震一陽,次離兌二陽,次乾三陽,接巽一陰,次坎艮二陰,終坤三陰,是為連行之序。
六十四卦次序之圖(圖三)
八分為十六,十六分為三十二,三十二分為六十四也。
《啟蒙》曰:八卦之上各生一奇一耦而為四畫,邵子所謂八分為十六也。是于兩儀之上各加八卦,八卦之上各加兩儀也。四畫之上各生一奇一耦而為五畫,邵子所謂十六分為三十二也。是于四象之上各加八卦,八卦之上各加四象也。五畫之上各生一奇一耦而為六畫,邵子所謂三十二分為六十四也。是八卦之上各加八卦,《大傳》謂「因而重之」者此也。自此以上又各生一奇一耦以至為十二畫,成四千九十六卦,此即焦贛《易林》卦變之數,蓋以六十四乘六十四也。
百家謹案:此邵子所謂《伏皇先天六十四卦橫圖》也。下三畫即前圖之八卦,上三畫則各以其序重之,而下卦因亦各衍而為八也。朱子《本義》于《橫圖》用黑白以別陰陽爻畫,其答袁樞有云:「黑白之位,亦非古法。但以奇耦為之,終不粲然。今欲易曉,固不若黑白之了了心目間也。」《圓圖》即以此序規而圓之,《方圖》以此割而疊之。
六十四卦圓圖(方位圖)(圖四)
先天學。心法也。圖皆從中起,萬化萬事生于心也。
乾以分之,坤以合之,震以長之,巽以消之。長則分,分則消,消則翕也。乾坤,定位也;震巽,一交也;兌離坎艮,再交也。故震,陽少而陰尚多也;巽,陰少而陽尚多也;兌離,陽浸多也;坎艮,陽浸多也。無極之前,陰含陽也;有象之後,陽分陰也。陰為陽之母,陽為陰之父,故母孕長男而為《復》,父生長女而為《姤》,是以陽起于《復》而陰起于《姤》也。自《姤》至《坤》為陰含陽,自《復》至《乾》為陽分陰。《坤》、《復》之間為無極,自《坤》反《姤》為無極之前。
乾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,為陰所克也;坤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,為所克之陽也。故乾得三十六,而坤得十二也。陽在陰中,陽逆行;陰在陽中,陰逆行;陽在陽中,陰在陰中,皆順行。
朱子曰:《圓圖》左屬陽,右屬陰。坤無陽,艮坎一陽,巽二陽,為陽在陰中逆行。乾無陰,兌離一陰,震二陰,為陰在陽中逆行。震一陽,離兌二陽,乾三陽,為陽在陽中順行。巽一陰,坎艮二陰,坤三陰,為陰在陰中順行。此以內八卦言也。若以外八卦推之:右方外卦四節,皆首乾終坤,四坤無陽,自四艮各一陽,逆行而至于乾之三陽,其陽皆自下而上,亦陽在陰中,陽逆行也。左方外卦四節,亦首乾終坤,四乾無陰,自四兌各一陰,逆行而至于坤之三陰,其陰皆自上而下,亦陰在陽中,陰逆行也。左方外卦四坤無陽,自四艮各一陽,順行而至于乾之三陽,其陽皆自下而上,亦陽在陽中,陽順行也。右方外卦四乾無陰,自四兌各一陰,順行而至于坤之三陰,皆自上而下,亦陰在陰中,陰順行也。以逆順之說推之:陰陽各居本方,則陽自下而上,陰自上而下,皆為順。若反居其位,則陽自上而下,陰自下而上,皆為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