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九十六 鳞介部上
○龙 蛟 蛇 龟 鳖 鱼
◇龙
《说文》曰:龙,鳞虫之长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入川。
《广雅》曰:有鳞曰蛟龙,有翼曰应龙,有角曰虬龙,无角曰螭龙。
《山海经》曰:大乐之野,夏后启於此乘两龙。
又曰:锺山之神,名曰烛龙,视为昼,暝为夜,身长三千里。
《易》曰: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,时乘六龙以御天,初九,潜龙勿用,象曰:阳在下也,九二,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,象曰:德施普也,九五,飞龙在天,大人造也。
又曰: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
《左传》曰:秋,龙见于绛郊,魏献子问於蔡墨曰:吾闻之,虫莫智於龙,以其不生得也,对曰:人实不知,非龙实智,古者畜龙,故国有豢龙氏,有御龙氏,昔有飂叔安,[飂,古国名,叔安其君名。]有裔子曰董父,实甚好龙,能求其嗜欲,以饮食之,帝舜赐姓曰董,氏曰豢龙,及有夏孔甲,扰于有帝,帝赐之乘龙,河汉各二,有刘累者,能饮食龙,夏后赐氏曰御龙,今水官弃矣,故龙不生得。
又曰:郑大水,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,国人请禜焉,子产弗许,曰:我斗,龙不我觌也,龙斗,我独何觌焉,攘之则彼其室也,吾无求於龙,龙亦无求於我,乃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