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四 ◎地部九
○关中蜀汉诸山
吴山
《周礼》曰:雍州,其山镇曰吴岳。孙炎曰:雍州镇有吴岳山也。郭璞曰:吴岳别名开山。
《汉书地理志》:吴山在汧县西,《国语》谓之西吴,秦都咸阳,以为西岳。
郦元《水经注》云:汧水发南山西侧,俗以此山为吴山。其山三峰,望之恒有落势。山下有石穴,广四尺,高七赤,水溢石穴,悬波倾注,涌澜奔荡,发源成川,北流注于汧是也。
骊山
《三辅故事》曰:始皇葬骊山,起陵高五十丈,下锢三泉,周回七百步,以明珠为日月,鱼膏为脂烛,金银为凫雁,金蚕三十箱,四门施缴,奢侈太过。六年之间,为项籍所发。放羊儿堕羊冢中,燃火求羊,烧其椁藏。
《述征记》曰:长安东则骊山,西侧白鹿原,北望云阳,悉见山阜之形,而恒若在云雾之中。孟康曰:"昔周幽王悦褒姒,姒不笑,王乃击鼓举烽以征诸侯,至而无寇,褒姒乃笑,王甚悦之。及犬戎至,王举烽以征诸侯不至,王遂败,身死于骊山之北。"
龙首山
《辛氏三秦记》云:龙首山长六十里,头入渭水,尾连樊川,头高二十丈,尾渐下,高五六丈,土赤不毛。昔有黑龙从山出饮水,其行道成土山。今长安城即疏山为台殿,基址不假筑,其含元殿,即龙首山之东麓,高敞为京之城最,阶高於平地三十余尺。南去丹凤门四百余步,中无间隔,左右宽平,东西广百步。《两都赋》云:"汉之西都,实曰长安,左据函谷、二崤之岨,右界褒斜、龙首之险,表以太华、终南之山,带以洪河、泾、渭之川。"即此山之形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