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曰:为高必因丘陵,为下必因川泽。
《周礼》曰:丘陵,其动物宜羽物,其植物宜核物,其民专而长。
《传》曰:车脱其輹,火焚其旗,不利行师,败于崇丘。
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尧为天子,季秋下旬梦白帝遗吾乌喙子,其母为扶始昇高丘,睹白帝,上有云虎之状感己生皋陶。
《春秋说题辞》曰:丘者,墓也。
又曰:丘谷辅气,元士扶化。
《尔雅》曰:丘一成为敦丘,(成犹重。《周礼》曰:为坛三成。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。旧音顿。)再成锐上为融丘,三成为昆仑丘。(昆仑山三重,形如累三孟。)如乘者,乘丘;(形似乘车。)如渚者,渚丘。(水中小洲为渚。)水潦所止,泥丘。(顶上洿下。)丘方,胡丘。(形四方。)绝高为之京。(人力所作。)非人力为之曰丘。(地自然生。)水潦所还曰将丘。(将者谓丘边有界,埒水环绕之。)上正,章丘。(顶平。)泽中有丘,都丘。(在水泽内。)当涂,梧丘。(涂,道。)途出其右而还之,画丘。(言为道所规画。)途出其前,戴丘;(道出丘南。)涂出其后,昌丘。(道出丘北。)水出其前,渻丘;水出其后,沮丘;水出其右,正丘;水出其左,营丘。(今齐之营丘,淄水过其南及东。)如覆敦者,敦丘。逦迤,沙丘。左高,咸丘;右高,临丘;前高,旄丘;后高,陵丘;偏高,阿丘。丘背有丘为负丘。(中央隆峻,如负一丘於背上。)右泽,定丘;右陵,泰丘;(宋有泰丘,见《史记》。)如亩,亩丘;(丘有垄界如田。)如陵,陵丘。丘上有丘为宛丘。(今在陈郡陈县。)陈有宛丘,晋有潜丘,(今在太原晋阳县。)淮南有州黎丘。(今在寿春。)天下有名丘五,其三在河南,二在河北。(说者多以州黎宛营为河南者,潜敦为河北者。案北方称天下之名丘,恐此诸丘碌碌,未足用当之。殆别有魁梧桀大者五,但未详其名号所在耳。)
《广雅》曰:小陵曰丘。
又曰:丘上有木为秘丘。
《家语》曰:丘陵为牡,溪谷为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