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十一 ◎地部二十六
《魏志》曰:袁绍渡河,沮授临舟叹曰:"上盈其志,下务其功,悠悠黄河,吾其济乎!"
《说苑》曰:甘茂使齐渡河,船人曰:"河水犹涧耳,君不能渡,何王之能说乎?"甘茂曰:"持楫随流,臣不若子;说万乘之君,子不如我。"
桓谭《新论》曰:大司马张仲议曰:河水浊,一石水六斗泥,而民竞决河溉田。今河不通利,至三月桃花水至则决,以其噎不泄也。可禁民勿复引河。
《韩诗外传》曰:申徒狄非其世,将自投於河,崔嘉闻而止之曰:"圣人,民之父母也,今为濡足之故,不救溺人,可乎?"申徒狄曰:"昔桀杀龙逢,纣杀比干,而亡天下;吴杀子胥,陈杀泄冶而灭其国。非无圣知,不用故也。"遂负石而沉于河。
《河图始开图》曰:黄帝问风后曰:"余欲知河之始开。"风后曰:"河凡有五,皆始开乎昆仑之墟。"
《慎子》曰:西河下龙门,其流驶竹箭。
《抱朴子》曰:撮壤不能填决河,升水不能冷原火。
又曰:寸胶不能理黄河之浊,尺水不能却萧丘之火。
《淮南子》曰:武王伐纣,至孟津,阳侯之波逆流而击,疾风晦暝,人马不相见。于是,武王左操黄钺,右执白旄,瞋目而麾曰:"余在,天下谁敢害余意者。"於是风济波罢。
又曰:河以委蛇,(委蛇音逶迤。)故能远;山以陵迟,故能高;道以优游,故能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