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曰:刘琰,字威硕,鲁国人也。先主在豫州,辟为从事,以其宗姓,有风流,善谈论,厚亲待之,遂随从周旋,常为宾客。先主定益州,以琰为固陵太守。
《吴志》曰:士燮为交阯太守。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。耽玩《春秋》,为之注解。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:"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,又达於从政,处大乱之中,保全一郡,二十馀年疆场无事,民不失业,羁旅之徒,皆蒙其庆,虽窦融保河西,曷以加之?"
又曰:周鲂。黄武中鄱阳大帅彭绮作乱,攻没属城,乃以鲂为鄱阳太守,与胡综等戮力致讨,遂生擒绮,送诣武昌。
又曰:陆绩,字公纪。孙权统事,辟为奏曹掾,以直道见惮,出为郁林太守。
《晋书》曰:桓玄出补义兴太守,郁郁不得志。尝登高望震泽,叹曰:"父为九州伯,儿为五湖长!"弃官归国。
又曰:辛恭靖,陇西狄道人也。少有器幹,才量过人,隆安中为河南太守。会姚兴来寇,恭靖固守百馀日,以无救而陷,被执至长安,兴谓之曰:"朕将任卿以东南之事,可乎!"恭靖厉色曰:"我宁为国家鬼,不为羌贼臣。"兴怒,幽之别室。经三年,至元兴中,诳守者乃逾垣而遁,归於江东。
又曰:郑冲为陈留太守。冲以儒雅为德,莅职不为幹局之誉,而箪食缊袍,不营资产。世以此重之。
又曰:刘世智,字子房。贞素有兄风。少贫窭,每负薪自给,读书不辍,竟以偳行称。历吏部郎,出为颍川太守。平原管辂尝谓人曰:"吾与刘颍川兄弟语,使人神思清发,昏不暇寐。自此之外,殆白日欲寝矣。"
又曰:刘胤。王敦请为右司马。胤知敦有不臣心,枕疾不视事,以是忤敦意,出为豫章太守,辞以脚疾,诏就家授印绶。郡人莫鸿,南土豪族,因乱,杀本县令,横恣无道,百姓患之。胤至,诛鸿及诸豪右,界内肃然。
《晋起居注》:太康八年诏曰:"昔先王御俗,以兴至治,未有不先成民事者也。汉宣识其如此,是以叹息。良二千石,今欲皆先外郡,治民著绩,然后入为常伯纳言及典兵宿卫、黄门散骑、中书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