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百八十八 ◎人事部二十九
○声
《周书》曰:师旷见周太子晋,太子曰:"吾闻汝知人年寿,幸以告我。"师旷曰:"汝色赤白,声火声,不寿。"太子曰:"余后三年上宾於帝,汝慎无言,殃将及汝。"三年而死。
《毛诗·关雎序》曰:情发於中,故形于声;声成文,谓之音。
《左传·宣上》曰:初,楚司马子良生越椒。子文曰:"必杀之。是子也,熊虎之状,而豺狼之声,弗杀,必灭若敖氏。谚曰:狼子野心,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?"
又《襄十八》曰:晋人闻有楚师,师旷曰:"不害。吾骤歌北风,又歌南风。南风不竞,(歌咏八风,南风音微,故曰不竞。惟歌南北风者,听晋楚也。)多死声。楚必无功。"后楚师败。
又《昭二十八年》曰:伯石始生,子容之母走谒诸姑,曰:"长叔姒生男。"姑视之,及堂,闻其声而还,曰:"是豺狼之声也。狼子野心,非是,莫丧羊舌氏矣。"遂不视。
《春秋演孔图》曰:伊尹大而短,赤色而髯,好俯而下声。
《家语》曰:孔子在卫,昧旦晨兴,颜回侍侧,闻哭声甚哀。子曰:"回,汝知此何所哭?"对曰:"非但为生离别也。"子曰:"何以知之?"对曰:"回闻恒山之鸟生四子,羽翼既成,将分於四海,其母悲鸣送之,哀声有似於此。"孔子使问哭者,果曰:"父死,家贫,卖子以葬,与之长诀。"子曰:"回也,善於识矣。"
《史记》曰:初,楚成王将以商臣为太子,语令尹子上,子上曰:"商臣,蜂目豺声,忍人也,不可立之。"王弗听。
又《秦始皇本纪》曰:大梁人尉缭曰:"秦王为人隆准,长目鸟喙,鹰呼豺声,少恩而虎狼心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