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百六十八 ◎舟部一
《广雅》曰:〈舟监〉,大船也。舫、艕,船也。蒙冲、、(步典切。)〈舟句〉、(音钩)〈舟鹿〉、(音鹿)舸,(古可切。)舼、(音洪)艇、(音挺)艋,(音猛)舟也。
《家语》曰:舟非水不行,水入舟则没;君非民不治,民犯上则君危。
《战国策》曰:或谓公叔曰:"乘舟,舟漏而不塞,则舟沉矣;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,则舟覆矣。今公自以辩於薛公而轻秦,是漏舟而轻阳侯之波也。愿公察之。"
《帝王世纪》曰:昭王济汉,船人恶之,以胶船进王,中流胶船解,王没于水。
《史记》曰:项羽欲东渡乌江,(瓒曰:牛渚。)乌江亭长舣船待,(徐广曰:〈木羲〉音仪。骃案,应劭曰:〈木羲〉,正也。孟康曰:〈木羲〉,音蚁,附也,附船著岸也。如淳曰:南方人谓整船向岸曰〈木羲〉也。)谓项王曰:"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,愿大王急渡。今独臣有船,汉军至,无以渡。"项王笑曰:"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?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何面目见之!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於心乎?"及为亭长曰:"吾知公长者,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。吾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"
又曰:韩信击魏,魏王盛兵蒲坂,塞临晋。信乃益为疑兵,陈船欲渡临晋。而伏兵从夏阳,以木罂缻渡军,袭安邑,虏魏王豹。
又曰:陈平逃楚归汉,渡河,船人疑有金,阴欲害之。平脱衣刺船,遂免害。
《汉书》曰:邓通,蜀郡南安人,以棹船为黄头郎。(师古曰:棹船,能持棹行船也。土胜水,其色黄,故刺船之郎皆著黄帽,因号曰黄头郎也。)
又曰:景帝三年,吴大船自覆。吴地以船为家,国将亡也。
又曰:武帝《汾歌》曰:"泛楼船兮济汾河,横中流兮杨素波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