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曰:今上为胶东王时,韩嫣与上学书相爱。及上为太子,愈益亲。嫣善骑射,上即位,欲事代匈奴,而嫣先习胡兵,以故益尊贵。嫣常与上卧起。江都王入朝,有诏得从入猎上林中,天子车驾马未行,而先使嫣乘副车,从数十百骑,驰骛视兽。江都王望见,以为天子,避从者伏谒道旁,嫣驱不见。既过,江都王怒,为皇太后泣,请得归国,入宿卫,比韩嫣。太后由此嫌嫣。
《战国策》曰:魏文侯与虞人期猎。是日饮酒乐,天雨,文侯将出,左右曰:"今日饮酒乐,天又雨,君焉出?"文侯曰:"吾与虞人期猎,虽乐,岂可不壹会期哉?"乃往。
《汉书》曰:李广被黜,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,南山中射猎。尝夜从一骑出,从人田间饮,还至亭,霸陵尉醉,呵止广。广骑曰:"故李将军也。"尉曰:"今将军尚不得夜行,何故也!"宿广亭下。
《魏志》曰:夏侯渊之子称年十六,渊与之畋,见奔虎,执楯驱马逐之,禁之不可,一箭而中,名闻太祖。太祖把其手,喜曰:"我得将矣!"
又曰:文帝将出游猎,鲍勋停车上疏曰:"五帝三王,靡不明本立教,以孝治天下。奈何在亮暗之中,修驰骋之事乎?"上毁其表而竟行猎。中道顿息,问侍臣:"猎之与乐,何如八音也?"侍中刘晔对曰:"猎胜於乐。"勋抗辞曰:"夫乐上通神明,下和人理。故移风易俗,莫善於乐。况猎暴华盖於原野乎!"因奏刘晔佞谀不忠。
又曰:苏则从文帝猎。蹉跮失鹿,帝大怒,踞胡床拔刀,悉收督吏,将斩之。则稽首曰:"臣闻古之圣王,不以禽兽害人。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,而以猎戏多杀群吏,愚臣以为不可,敢以死请。"帝曰:"卿直臣也。"遂皆赦之。
又曰:清河令徐季龙使人行猎,令管辂筮其所得。辂曰:"当获小兽,复非食禽,虽有爪牙,微而不强;虽有文章,蔚而不明。非虎非雉,其名曰狸。"猎人暮归,果如辂言。
《魏末传》曰:初,帝以母废,未立为嗣。文帝与俱猎,见子母鹿,文帝弯弓射其母,令帝复射其子。帝置弓泣曰:"陛下已杀其母,臣不忍杀其子。"帝曰:"汝语动人心。"遂定为嗣也。
《吴志》曰:孙权每田猎,常乘马射虎,虎尝突前,攀持马鞍。张昭变色而前曰:"将军何有当尔?夫为人君者,谓能驾御英雄,驱使群贤;岂谓驰逐於原野,校勇於猛兽者乎?如有一旦之患,奈天下笑何?"权诏曰:"年少虑事不过远,以此惭君。"然犹不能已。
《江表传》曰:曹公与孙权书曰:"近者奉辞伐罪,旍麾南指,刘琮束手。今水军八十万众,与将军会猎於吴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