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八百四十二 ◎百谷部六
《晋书》曰:刘聪时,河东大蝗,惟不食黍、豆。靳准率部人收而埋之,哭声闻於十馀里。后乃钻土飞出,复食黍、豆、平阳饥甚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前秦录》曰:符坚宴群臣于钓台,秘书侍郎赵整以坚颇好酒,因为《酒德》之歌,曰:"获黍西秦,采菱东齐。春封夏发,鼻纳心迷。"
《隋书》曰:李士谦隐居,有牛犯其田者,士谦牵置凉处,饲之过於本主,望见盗刈其禾黍者,默而避之。其家僮尝执盗粟者,士谦慰谕之曰:"穷困所致,义无相责。"遽令放之。
又曰:李士谦自以少孤,未尝饮酒食肉,口无杀害之言。至於亲宾来萃,辄陈樽俎,对之危坐,终日不倦。李氏宗党豪盛,每至春、秋二社,必高会极欢,无不沉醉喧乱。尝集士谦所,盛馔盈前,而先为设黍。谓群从曰:"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,荀卿亦云食先黍稷。古人所尚,容可违乎?"少长肃然,不敢弛惰。退而相谓曰:"既见君子,方觉吾徒之不德也!"士谦闻而自责曰:"何乃为人所疏,顿至於此?"
《唐书》曰:德宗以中和节,令文武百辟进农书,献穜稑种。及是,百寮始进《兆人本业》三卷,司农献粟及黍各一斗。
《韩子》曰:韩昭侯之时,黍种尝贵甚。昭侯令人覆廪,廪使果窃黍种而粜之。
《山海经》曰:广都之野,后稷葬焉,爰有膏黍、膏稷。
又曰:鱼山,有人一目,是少昊子孙,食黍。
《韩子》曰:吴起攻秦小亭。倚一车辕北门外,令曰:"能徙此於南门外者,赐上田上宅。"及有徙者,赐如令。俄又置一石赤黍车门外,令曰:"能徙此於西门外者,赐如初。"民争徙之。乃下令曰:"攻亭,能先登者,仕之大夫,赐之上田、上宅。"於是攻之,一朝而拔。
《淮南子》曰:冬三月,天子衣黑衣,乘玄骆,食黍与彘。(黍、彘,水类,时宜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