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能批判坐禅的形式主义,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形式主义意义重大。比如,我在《春秋大义》里讲过儒家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搞仪式,仪式的意义甚至比义理还大。大家往往把义理放在第一位,说儒家讲仁呀,讲忠恕之道呀,乃至讲以牙还牙、九世复仇,却容易忽略儒家搞形式主义的礼仪在历史上发生过多大的作用。
即便在日常生活里,形式主义发挥重要性的例子也比比皆是。比如你的性格比较内向,你想让自己更活泼、更合群一些,怎么办呢?你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,可以买一些励志书好好学习,但最简单的办法是:你天天都穿运动装就可以了。如果你是个活泼的女孩子,刚刚找了份办公室工作,你想让自己的举止显得老成一些,同样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天天穿西装套群上班。至于在宗教活动当中,形式主义的意义更加重大,甚至远远大于教义。好比说佛教吧,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佛经全都失传了,对寺庙里香火恐怕不会有一点儿影响,但如果修庙造像和各种开光呀、超度呀之类的仪式全不搞了,会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。老百姓不会关心什么深刻的教义,只要有个神来拜就好了。就算你宣扬的是无神论,老百姓一样把你当神来拜。所以我们看佛教的历史,教义永远在变,高僧大德们永远在争论不休,只有烧香磕头是永恒的。
对坐禅的批判后来产生了一则著名的公案。南岳怀让是慧能的学生,看来是个上等根器的人,把老师那套法门学得不错。这一天,怀让去找一个姓马的和尚。这位马和尚正在勤学坐禅,很下功夫,不管有谁来找全不搭理,怀让自然也吃了闭门羹。
怀让不死心,问道:"你一门心思地坐禅,到底为了什么呀?"
马和尚说:"当然为了成佛!"说完又接着坐禅去了。
怀让一看:好小子,竟然不理我!好,我倒要看你理不理!
怀让没走,在马和尚眼前拿了一块砖在石头上磨。马和尚继续专心坐禅,怀让也一直专心磨砖。
看来人的好奇心实在是修行的祸害,马和尚终于忍不住了,问怀让道:"你磨砖到底要干吗呀?"
怀让一看,这小子上钩了,便悠然道:"我要磨一面镜子。"
马和尚更奇怪了:"搞笑吧你!砖头也能磨成镜子?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