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座完毕,进入答问阶段。听众们也不体现一下众生平等的精神,居然是刺史大人头一个发言:"大师您讲的佛法是不是达摩老祖的宗旨呀?"
慧能说:"是呀。"
刺史问道:"弟子听说,达摩老祖来华之后,梁武帝问过他:'我这一辈子又是造寺又是建塔,为佛教做了太多事情,我的功德怎么样啊?'达摩却说这些都算不上功德。梁武帝听得很郁闷,就把达摩打发走了。大师,达摩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呀?"
慧能说:"达摩说得没错,梁武帝走的只是邪门歪道而已。"
刺史问道:"到底为什么说梁武帝没有功德呢?"
慧能说:"造寺建塔这些事都属于修福之举,福田不是功德。功德不在福田里,而在自己的本性之中。每个人的法性就是功,平等正直之心就是德。佛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恭敬的态度,如果轻视别人,执着于自我,哪里还会有功德呢?修身就是功,修心就是德,功德都是由心性而来,和福田没有关系。梁武帝不明白真正的佛法,达摩说的却是一点都不错的。"
刺史问的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,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理解成:给佛爷上贡到底能不能获得好处?进而可以理解成:是不是给佛爷上的贡越多,自己获得的好处就越大?
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问题。大家出门旅游,进个什么名山大庙,烧一炷香、开一回光,少则几十元,多则几千元,都是很常见的。天文数字也绝不罕见,在有点儿名气的寺院甚至为除夕夜的第一炷香有人会出几十万、上百万的高价,有钱人还会频繁地给佛像重塑金身,搞得金粉没多久就堆积太厚,和尚们不得不给佛像勤做减肥工作。更有富人供养高僧活佛,出手之大骇人听闻。大家为什么这样做呢?答案很简单:有所求。
如果梁武帝的逻辑成立,那么有权有势的人无疑是最占便宜的。既然佛门也是看人下菜碟,讲究投资回报率,那还是多挣钱、多捞权才是正途。
我们得承认,梁武帝的逻辑是符合人之常情的,而且非常重要的是,这居然是有理论依据的。西晋时期译出过一部《佛说诸德福田经》,就是在讲大家只要多作善事,比如修桥补路什么的,就会得到福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