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
篑中书同。陶本作“继于脑际,向下胸堂”。百会,穴名,其穴在顶门。阙盆,亦穴名,其穴在胸。吕祖曰:“此不言意,意在其中”,曰“下”者,引一引元并下之义,味下句自可见。
干
元亨利贞。元始,亨通,利和,贞正。元始,谓易生复初,探赜索引,万物资始。亨通,以阳通阴。各正性命为利贞。心以上为阳,腹为阴。胸乃阳始通阴之界,天下之赜将由之而起,不可憧扰。干有伏坤,驭动以静,乃为体得闲趣。体干之德,刚健中正纯粹精。此七德者,所由觉空色相,一丝不挂也。
游夫阙盆,体得闲趣。
篑中书同。陶本作“用守胸堂,一丝不挂”。一得按:《易》曰“清明在躬”,《心经》曰“五蕴皆空”,盖同是道也。吕祖曰:“第一戒毋率躁,第二戒毋昏迷,第三戒毋莽荡。要识此中,本无一物,有何人我,有何内外,光明磊落,彻天彻地,物物件件,机动乃现。现非心体也。现而勿察,隐而勿追,如浮云之点太空,过而已矣。所当迎者,清存十分,和迎三五”。盖此一步,《参同》谓之上德。德以清虚恬淡,一尘不染,得失有无,不稍粘滞,乃为得法。
此为下手第二步。
吕祖曰:“此步中必现有纷纭景象,若稍滞稍扰,天君有病,不惟无益,为害非细。而于下步便无下手处矣,可不戒哉!”一得窃谓能体游字、闲字,意义自得,行合祖训焉。
第三步说法
姤
内巽外干。彖曰:“姤,遇也,柔遇刚也。”阴为柔。“刚遇中正,天下大行”,谓以刚克柔。五中正,故刚遇中正。阴始生,故宜勒照。姤与复旁通,复则龙蛇俱蛰,姤则万物发扬,阴阳相伏之理。象曰:“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”,故为万路齐开。“天下有风”,无路不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