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
一诚斋诗存卷六 上虞 许传霈 子醴
丙子(清光绪二年,一八七六年,三十三岁)
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
偶住杭州十载除,却难抛去是西湖。泉惟名冷流能远,山得栽梅性不孤。送我灵峰云叠锦,饶他春意雨初苏。苕溪烟景天然画,一幅浮家泛宅图。 谁是当年张志和,钓徒终老住烟波。惭无健笔驱词客,賸有残篇发櫂歌。载酒不妨过北海,爱山仍得效东坡。风尘纵有嘉宾主,三到吴兴感慨多。 夜泊溪湾听雨声,终宵闲数短长更。舟中人醒鱼先觉,林外灯残波尚明。村妇归家藏小艇,邻翁话旧对寒檠。光阴烈火原容易,又说来朝是我生。余生正月十二日。 诘朝偏值石尤风,骇浪惊涛在眼中,无福看山峰压背,有缘邀月色当空。长途霜气催诗稿,满郭清光到泮宫。时叔兄司训归安。儿女不知重聚首,也从侪辈乐融融。
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
吴兴佳山水,清远无古今。高台共登眺,城市而山林。道场一峰秀,相对豁尘襟。诸毘势奔赴,峰灵妙莫寻。卷帘纳苍霭,白日未西沈。朱阑与翠竹,掩映春色深。东坡追往蹟,梅村续前吟。台从苏诗“尚爱此山看不足”得名。国初吴梅村有词。既怀贤太守,怅触旧时心。兵燹後经宗太守重建。
树木犹树人,爱山如爱士。先人主爱山书院讲席,时题楹联云:“树木犹树人,当百堵皆兴,台成不日;爱山如爱士,对一峰特起,笔健淩云。”经乱无存。趋庭闻斯言,三十年於是。沧海变桑田,人物杂悲喜。相持一尊酒,远慰风尘子。游子独停杯,四顾情难已。巍巍苍卞峰,渺渺太湖水。仿佛神兮来,不期俱集此。举目谁与言,满林芳桃李。
白牡丹次冯味吴韵
清白声名压众芳,何期富贵集华堂。全身珠露初离浴,半面晴云乍洗妆。月朗瑶台花国色,波凌玉佩水仙王。唐宫已罢杨妃舞,薄晕罗衣冰雪香。
初游云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