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赞
明 赵南星撰
《笑赞》,明赵南星撰。南星字梦白,号鹤侪,高邑(今河北元氏)人。今据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《明清笑话四种》(原七十二则,附录一则)全录。
《笑赞》题词
书传之所纪,目前之所见,不乏可笑者,世所传笑谈乃其影子耳。时或忆及,为之解颐,此孤居无闷之一助也。然亦可以谈名理,可以通世故,染翰舒文者能知其解,其为机锋之助良非浅鲜。漫录七十二则,各为之赞,名《笑赞》云。
一、太行山
一儒生以"太行山"作"代形山"。一儒生曰:"乃'泰杭'耳。"其人曰:"我亲到山下,见其碑也。"相争不决,曰:"我二人赌一东道,某学究识字多,试往问之。"及见学究问之,学究曰:"是'代形'也。"输东道者怨之。学究曰:"你虽输一东道,却教他念一生别字。"赞曰:学究之存心忍矣哉,使人终身不知"太行山",又谓天下人皆不识字。虽然,与之言必不信也,盖彼已见其碑矣。
二、推官
嘉靖中,一进士初仕推官,性极执拗,尝以贾岛"推敲"之字作"吹敲"。或告之曰;"此是颓字音。"进士曰:"这等说,我做的是颓官。"赞曰:此进士现做推官,无怪乎其不更读也。郑三娘不识四字,岂容有散字音乎?大抵一字止可一音,一物止可一名,何须谐声假借,惑乱后学,此亦古人之过也。
三、僧与士人
有士人入寺中,众僧皆起,一僧独坐。士人曰:"何以不起?"僧曰:"起是不起,不起是起。"士人以禅杖打其头。僧曰:"何以打我?"士人曰:"打是不打,不打是打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