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「皇朝平吳錄上」,原脫「皇朝」、「上」,本卷分三節,後兩節題為「皇朝平吳錄中」、「皇朝平吳錄下」,據補。皇朝平吳錄,一卷,未著撰人姓氏。載元末張士誠據吳始末,起元順帝至正十三年,迄明太祖吳元年。今傳世較廣有吳寬平吳錄(明金聲玉振集作皇明平吳錄)。簡覈二書,稍有異同。又四庫全書總目卷五二載:「千頃堂書目別載有黃標平吳錄一卷,與此書同名(指吳寬平吳錄),其書見陸楫古今說海中。」查古今說海,無是文。本篇姑作闕名。)
上
中
下
○皇朝平吳錄上
元乘中國之弱,入主天下。迨其季世,上下淫樂, (「上下淫樂」,據明金聲玉振集本、明紀錄彙編本補。) 政益大壞。歲饑民窮,四方兵起,延至江淮,殆無完郡。
至正十三年癸巳正月,張士誠起自泰州。
士誠,小字九四,泰之白駒場民。有弟三人,曰士義、士德、士信,並以販鹽為業。士誠頗有膂力,重遲寡言。 (「重遲寡言」,「遲」原作「厚」,據明金聲玉振集本、明紀錄彙編本改。) 市鹽諸富家,易之多肆凌侮,或負其直不償。有弓兵丘義者,尤屢窘辱之,士誠不勝忿,即與諸弟及壯士李伯昇等十八人,殺義并素所凌侮者,更縱火焚其居,延燒數百家,自度不可已,乃謀起兵。入旁近場,招集少年。行至丁溪,為大姓劉子仁所扼,多被殺傷,士義中矢死。於是士誠憤怒,必欲滅子仁。子仁眾潰入海,士誠兵勢始振,從者萬餘人。
三月,乘勝攻陷泰州。淮南行省告變, (「淮南行省告變」,「淮南行省」為「淮南江北行省」之略。按元史卷四二順帝本紀五、卷九二百官志八皆稱至正十二年閏三月立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,治揚州。同書卷一九四趙璉傳亦作淮南江北行省。) 元以萬戶告身招之, (「元以萬戶告身招之」,原脫「告身」二字,據明朱當■〈氵眄〉國朝典故本、明今獻彙言本補。) 不受。
五月,行省復遣知府李齊諭降,亦不聽,齊且被留。久之,會其黨自相戕,始縱之歸。 (「始縱之歸」,「縱」原作「從」,據明今獻彙言本、元史卷一九四李齊傳改。) 未幾,復殺參政趙璉, (「復殺參政趙璉」,「璉」原作「連」,據明紀錄彙編本、元史卷一九四趙璉傳改。) 遂陷興化,結寨德勝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