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菽園雜記,十一卷,明太倉陸容撰。容(一四三六──一四九四),字文量,號式齋。成化二年進士。陸容少有文名,學識淵博。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,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。傳見明史文苑傳。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,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,清雍正四年鈔本,墨海金壺叢書本,守山閣叢書本。惟本叢書將原書之卷十二至十五更名為蓬軒類記。參見卷六十八第一五一五頁第一個注釋,此本詳實,多有通行本所未收錄者。)
菽園雜記八
襲封衍聖公每歲赴京朝賀,沿途水陸驛傳,起中馬站船廩給。囬日,無馬快船裝送。而張真人往囬水陸,起上馬站船廩給,且有馬快船之從。蓋其時方崇道教,而內官梁芳、 (「而內官梁芳」,「芳」字原作「方」,據清雍正四年鈔本、墨海金壺叢書本改。) 左道李孜省輩方用事,故致隆於其所尊如此。予聞之,心頗不平,言於部堂余公,欲優厚之。公慨然而言曰:「是義舉也!」即日題允。自是衍聖公往囬陸路,得起上等馬,囬日,應付馬快船裝送。於吾道實有光云。時成化十六年三月初五日也。
近有中官怙寵市恩,以結人心,騰驤左右等四衛勇士小厮及養馬軍,奏乞悉給以胖襖袴鞵,事不下議, (「事不下議」,「議」字原作「該」,據墨海金壺叢書本改。) 部即可之。時固安王公復為工書,兵書余公曰:「府庫衣袴之富如此,先生何議不及此?使恩出斯人乎?」王公曰:「祖宗之制,邊方有警,應調京軍出征,則以此給之,使其不勞縫製,得以剋日起行。京衛軍士則每歲給散冬衣布花,即此物耳。蓋以京軍守衛守城者,無調遣之急,故給與布匹綿花,使軍妻各自縫製,以省有司勞費。此良法美意之所在也。今四衛軍士既給以布花,而又有此加厚,非惟失預備非常之初意,且使恩出內監,其於國體胥失之矣。」余公服其言。
每讀春秋左氏傳,列國大夫或論事,或諫君,動輒陳古制度,如指掌。至如公父文伯之母, (「至如公父文伯之母」,「公」字原作「共」,據清雍正四年鈔本、墨海金壺叢書本改。) 雖一婦人,而其敘王后親織玄紞以下一段之古制,本末不遺如此,則當時學士從可知矣。於此不惟見古之人才皆有用之學,亦可以占先王教化之盛矣。今則吏部每選考試監生作經義,若有不能記得本題者,任意書平日所記文字塞白,卷名曰請客文章,亦得除授有司一職。予始聞之,以為驚異云。此風自宣德、正統以來已有之矣。姑恤之政蓋尤有甚於此者。嗚呼,使此輩可寄以民事,欲民之弗病,得乎!
嵇昭,蘇州崑山人。正統六年任知灤州。涉獵古今,涖民得體,尤善楷書。十三年,以外艱去,至今不忘其善。此出永平府誌名宦條所載。 (「此出永平府誌名宦條所載」,「出」字原作「是」,據明朱當■〈氵眄〉國朝典故本改。) 然崑山未聞有此人。豈其先流寓他處,出身籍貫,猶書所自歟?記以備考。
廣陵之墟有五子廟,云是五代時羣盗嘗結義兄弟,流劫江、淮間,衣食豐足,皆以不及養其父母為憾,乃求一貧嫗為母,事之甚孝。凡所舉動,惟命是從。因化為善,鄉人義之。歿後且顯靈異,因為立廟。吳中祭五通神者、必有所謂太媽,疑即此鬼也。噫!人莫不善於為盗,而亦有風木之思,天理之在人心,何嘗泯乎?况非其真母,而皆能循其教,卒化為善,不亦可取乎?世有親在而不遵其教,親歿富貴而不思者,視五子能無愧乎?
延安、綏德之境,有黃河一曲,俗名河套。其地約廣七八百里,胡虜時竊入其中,久之乃去。葉文莊公為禮侍時,嘗因言者欲築立為城堡,耕守其地,奉命往勘。大意謂其地沙深水少,難以駐牧;又春遲霜早,不可耕種,其議遂寢。然聞之,昔張仁愿築三受降城, (「昔張仁願筑三受降城」,「筑三受降」四字原缺,據墨海金壺叢書本補。) 正在此地。前時胡虜巢穴其中,春深纔去,近時關中大饑,流民入其中求活者甚眾,踰年纔囬復業。則是非不可以駐牧耕種也。當再詢其所知者。
周禮:「春祭馬祖」,「夏祭先牧」,「秋祭馬社」,「冬祭馬步」。其文甚明。今北方府州縣官凡有馬政者,每歲祭馬神廟,而主祭者皆不知所祭之神。嘗在定州,適知州送神胙,因問所祭馬神何稱?云:「馬明王之神。」及師生入揖,問之,亦然。蓋此禮之不講久矣。不知太僕寺致祭如何,未及問也。
天妃之名,其來久矣。古人帝天而后地,以水為妃。 (「以水為妃」,「為」字原缺,據清雍正四年鈔本、墨海金壺叢書本補。) 然則天妃者,泛言水神也。元海漕時,莆田林氏女有靈江海中,人稱為天妃。此正猶稱岐伯張道陵為天師,極其尊崇之辭耳。或云:水,陰類,故凡水神皆塑婦人像,而擬以名人,如湘江以舜妃,江淮以堯后。蓋俗人不知山水之神不可以形像求之, (「蓋俗人不知山水之神不可以形象求之」,「神」字原缺,據清雍正四年鈔本、墨海金壺叢書本補。) 而謬為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