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
《题杜司户亭子》云:“床头枕是溪边石,井底泉通竹下池。宿客未眠过夜半,独闻山雨到来时。”
《题李款幽居》云:“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村。鸟宿池中树,僧敲月下门。过桥分野色,移石动根。暂去还来此,幽期不负言。”
《哭孟郊》云:“身死声名在,多应万古传。寡妻无子息,破宅带林泉。冢近登山道,诗随过海船。故人相吊处,斜日下寒天。”
“夜半长安雨,灯前越客吟。”(《赠吴处士》句。)“岛屿夏起,汀洲芳草深。”(句。)“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”(句。)“山钟夜渡空江水,汀月寒生古石楼。”(句。)“旧国别多日,故人无少年。”(句。)
○李正封
唐文宗好诗,太和中,赏牡丹。上谓陈修己曰:“今京邑人传牡丹诗,谁为首?”修己对曰:“中书舍人李正封诗:‘天香夜染衣,国色朝酣酒。’”时杨妃侍,上曰:“妆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,则正封之诗见矣。”
退之正封从军,有《晚秋郾城联句诗》。正封云“从军古云乐,谈笑青油幕。灯明夜观棋,月暗秋城柝。”遂为警策。
正封,字中护,终监察御史。
○崔护
护,字殷功。贞元十二年登第,终岭南节度使。沈存中云:“唐人以诗主人物,故虽小诗,莫不极工而后已,所谓旬锻月炼者,信非虚言。小说护《题城南诗》,其始曰:‘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’后以其意未全,语未工,改第三句曰:‘人面今何处去。’至今所传有此两本,惟《本事诗》作‘今何处在’。唐人作诗,大率如此,虽有两今字,不恤也,取语意为主耳。后人以其有两今字,故多行前篇。”(《笔谈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