贯云石(一二八六——一三二四)。维吾尔族。原名小云石海涯,因父名贯只哥,遂以贯为氏。字浮岑,号酸斋,先后还用过成斋、疏仙、芦花道人、石屏等别号。祖籍西域北庭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)。其祖父阿里海涯为平宋取湖广的功臣,在云石降生的那年加光禄大夫,任湖广行省右丞相,死后追赠长沙王,改赠江陵王。其父亦先后任湖广、江西、江浙、河南等行省平章政事。其少年时代受到维吾尔骑射生活的良好训练,“年十二三,膂力绝人。使健儿驱三恶马疾弛, 持槊立而待,马至腾上之,越二而跨三。运槊生风,观者辟易。或挽强射生,逐猛兽,上下峻阪如飞。诸将咸服其娇捷。捎长,折节读书,目五行下。吐辞为文,不蹈袭故常, 其旨皆出人意表。”(《元史·小云石海涯传》)成年后,承祖父之荫, 任宣武将军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,出镇湖广行省的永州(今湖南零陵县)。御军严猛,行伍肃然。由于平素不愿做官,便解所绾黄金虎符,让弟忽都海涯佩之。后北上就学于姚燧门下。不久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。皇庆二年(一三一三)特旨拜为翰林侍读学士、中奉大夫、知制造、同修国史。同年议行科举,与翰林学士承旨程文海、翰林侍讲学士元明善定条格,赞助居多。这期间上疏条六事,凡万余言,虽切中时弊,受到仁宗的嘉叹,却未被采纳。延祐元年(一三一四), 称疾辞还江南,结束了官场生涯。这之后,他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,时而南游定海(今属浙江省), 登普陀山观赏日出;时而西游当涂(今属安徽省), 瞻仰伟大诗人李白的遗迹;在去南昌探视任江西平章政事的父亲时,游览了庐山的胜景;梁山水泊、扬州明月楼、岳阳楼等处都留有他的足迹,他还曾远足四川西部。远游归来。定居于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南门外的海鲜巷。泰定元年(一三二四)夏历五月初八日去世,追封京兆郡公。酸斋用散曲歌唱男女恋情,描写妇女的闺怨;慨叹仕途的险恶,表现隐逸生活的美好;歌颂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。表现对祖国一花一草的热爱,风格豪放清丽,使他被称为元代第一流散曲大家。元·杨维桢《东维子集》卷十一论散曲,多次把他评为一代大家:“杨、卢、滕、李、冯、贯、马、白,皆一代词伯。”(《沈氏今乐府序》)“我朝乐府,词益简, 调益严,而韵益流媚不陋。自疏斋、酸斋以后,小山局于方,黑刘纵于圆。”(《沈生乐府序》)认为张可久、刘廷信散曲有不足,如卢挚、贯云石方是大家。元·姚桐寿《乐郊私语》载:“云石翩翩公子, 无论所制乐府、散套,骏逸为当行之冠,即歌声高引, 上彻云汉。”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词“如天马脱羁”。明后七子的领袖王世贞《曲藻序》载:“诸君如贯酸斋、马东篱、王实甫、关汉卿、张可久、乔梦符、郑德辉、宫大用、白仁甫辈,咸富才情,兼善声律,以故遂擅一代之长。所谓‘采词元曲’,殆不虚也。”把贯云石当作元曲的首位代表作家来推崇。贯云石在诗、文、词、书法上都能自称一家。元·程文海在《跋酸斋诗文》中说:“酸斋:五七言诗、长短句,情景沦至。”元·欧阳玄在《贯公神道碑》中记载:“北从承旨姚文公学。公见其古文峭厉有法,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,大奇其才。”称疾辞归江南后,“为学日博,为文日邃,诗亦冲谈简远。书法稍取法古人,而变化自成一家。”此外, 其《孝经直解》不仅别具一格,而且在当时少数民族中是一部有影响的著作。
小令
【正宫】塞鸿秋
代人作
战西风几点宾鸿至,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。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,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。往常得兴时, 一扫无瑕玼, 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。
起初儿相见十分忺, 心肝儿般敬重将他占。数年间来往何曾厌?这些时陡恁的恩情俭。推道是板障柳青严,统镘姨夫欠,只被俏苏卿抛闪煞穷双渐。
【正宫】小梁州
朱颜绿鬓少年郎,都变做白发苍苍。尽教他花柳自芬芳,无心赏,不趁燕莺忙。
【幺】东家醉了东家唱,西家再醉何妨?醉的强,醒的强,百年浑是醉,三万六千场。桃花如面柳如腰,他生的且自妖饶。醉阑乘兴会今宵,低低道,无语眼儿瞧。
【幺】揣着个羞脸儿娘行告,百般的撒吞妆夭。气的我心下焦,空憋懆, 莫不姻缘簿上, 前世暗勾消。